骑街牌楼

马店巷口牌楼在鼓楼和凯歌楼之间,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是延绥巡抚熊绣建的德政牌楼。为三柱四楼木牌楼,楼北题刻“边陲重地”,楼南题刻“紫塞长城”。为纪念二拓榆林城而建,后毁。

牌楼巷口牌楼在凯歌楼和钟楼之间,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为四柱七楼,是为了褒奖康熙年间榆林总兵施世禄和道宪佟沛年在榆戡战平乱、开垦荒地、轻徭薄赋、治河筑堤、团结蒙汉等功绩而建,楼南悬挂“德政朔方”大木匾。同治十三年(1874),榆林总兵刘厚基重修,后拆毁。2005 年重建。

钟楼巷口牌楼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为了表彰榆林人段腾龙任云南总兵期间,在征战缅甸时阵亡而建。牌楼为四柱三楼,额题“光昭四代”。民国初年被火焚毁,现钟楼是在此牌楼旧址上建的。

新明楼南牌楼在新明楼和万佛楼之间。为四柱三楼木牌楼,是榆林各界绅民为纪念清末延绥总兵刘厚基在榆林的功绩而建的。牌楼南北分别悬挂“军民爱戴”、“体念时艰”、“万家生佛”等木匾。牌楼北面东西两侧立有铁旗杆。新明楼、牌楼、铁旗杆相衬托,真是楼坊叠翠,旗斗腾飞。毁于解放初。2006 年重建。

此外,还有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上帝庙门前的四柱三楼木牌楼,建于清代顺治年间的广榆门(今北门)内的石牌楼,建于 1945年的米粮市顶的二柱三楼木牌楼(1976 年被毁后,重建为星元牌楼),以及文庙前的牌楼等寺庙牌楼、贞节牌坊、衙署牌坊等50多座,可惜已毁掉无余,成为古城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