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垣

成化二十二年(1486),巡抚黄黻鉴于城垣狭小,不足以适应军事、政治、经济发展之需,乃将榆林城垣再次向北展筑,此即“三拓榆阳”中之“一拓”。拓后的榆林城垣,南北长 570 米,东西宽 1211 米,城周 3.16 公里。有城门 3 座:东门曰辑宁门(又称咸宁门),西门曰广榆门,南门在今广榆门附近,城门何名史已失记。拓展后的城垣当地群众惯称之为“北城”。

弘治五年(1492),巡抚熊绣又将城垣向南展筑至今凯歌楼一线,此即“二拓”。拓后的城垣称“中城”。南北长 730 米,东西宽1157.6 米,城周 3480 米,置东、西、南 3 门:东门曰振武门,西门曰宣威门,南门曰怀德门。正德末年(1521),都御使巡抚姚镆改称其为凯歌楼,原楼南洞口上方嵌有石匾一方,上刻“古怀德门”四字,为姚镆手笔。北城与中城合计城周有 6700 米。

正德十年(1515),总制邓璋以南关外人烟臻集,店铺、住房鳞次栉比,遇入侵难以防守,乃奏请增筑外城,展至今镇远门一线,是为“三拓”。拓后新城称南城,计南北长 1950 米,东西宽1211 米,城周 6322 米,置西门二,南门一。北西门称龙德门,又称水西门,缘城内山洪由此门排出城外之故。今遗址尚存,在今钟楼下巷。南西门称新乐门,南门称镇远门。北、中、南三城合计南北各总长3250米,东西宽各700米,合605米,周长8932米。

隆庆元年(1567),巡抚王遴更筑逻城自水西门(龙德门)至讯敌楼(东南城角),计长 7350 米。万历元年(1573),巡抚张守忠将全城高低薄厚不一之土城统一增筑,计顶宽 9 米,底阔 15 米,高 10 米,池深 4.5 米,至此榆林城关规模基本奠定。以上四次所筑悉系土城。以后嘉庆时巡抚和珩;隆庆间巡抚郜光先;万历时巡抚宋守业、王汝梅,副使洪忻、赵云翔,总兵傅津、贾国忠等,先后将土城用砖包砌,始成今日城貌。

清康熙六年(1667),因榆林遭明末清初两次兵燹后城垣残破,总兵韩应琦、榆林道周云福又对城垣加以补修增筑。

清同治二年(1863),甘肃回乱有北犯趋势,而原北城又为流沙吞噬,几与城垣侔平,势难防守。道宪常瀚倡议移筑,于是相度地形,弃旧北城,改筑新城,为今日北城形状。因年用紧迫,只筑土为垣,计长 1612 米,墙高 10 米,阔 6 米。新城与老城相距东北隅缩回 380 米,西北隅缩回 5700 米。其所以西狭于东者,因由东往西 793 米处为一悬崖,只得由此南拐直至今广榆门,又缩回190 米。原东门威宁门作废,原西门广榆门移作北门(门西向),将原鸳鸯湖、东岳庙、官井等十余处庙庵及居民住地均弃置于城外。 同治九年(1870),榆溪河泛滥,冲毁西城 1500 米,总兵刘厚基动员军工助修完竣。光绪二十年(1894),总兵蒋云龙、观察马相如指令中营游击杜增春督工,将广榆门以西城垣全部用砖包砌,而广榆门以东至今仍为土垣。

1939 年,因日寇飞机多次轰炸,榆林为了市民疏散防空,在东城墙上开凿小东门一处。1946 年,为了减轻镇远门的人流压力,便于运输,又于今新建路南端开小南门一处。

现存东城墙长 2244.6 米(不包括瓮城、逻城),西城墙长2072.2 米,南城墙长 1010 米,北城墙长 1157.6 米。周长 6484 米(瓮城、逻城均未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