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加快推动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

榆林市榆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拓展公开内容,探索公开形式,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领域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以政务公开助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建设。

一、完善工作机制,凝聚政务公开工作合力

发挥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谋划,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面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找准突破口、凝聚新合力,构建政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坚持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动榆阳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为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丰富政务公开内容,构建政务服务多面体

(一)“线上+线下”信息全公开线上细化梳理293项行政许可事项和455项公共服务事项,制定“四办”事项清单,其中“马上办”482项、“网上办”557项、“一次办”367项、“就近办”176项,并依托LED屏、政务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公示平台等进行公示,督促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各单位(企业)将所有服务事项要素录入陕西政务服务网,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明白,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上一张网”,网办比率达到92.22%。线下在政务服务大厅一楼、二楼设置办事指南区域和政务公开专区,利用LED大屏、自助查询机等查询查看相关信息资料,将所有进入大厅可办事项制作单项彩页,设置二维码“码上办”扫码彩页,供前来办事群众参考,使办事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次办好,实现了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的深度融合。

(二)“受审勘改革权责全公开。推行“受审勘”分离改革,将办理一件事从受理到审办再到踏勘彻底剥离开来,形成“前台窗口受理、后台分类审批、集中远程踏勘、统一窗口出件”的闭环式不见面审批新模式。一是成立综合受理中心,共设8个无差别受理窗口,其中1个为公开咨询窗口,专门负责为前来办事企业和群众公开咨询;6个为综合受理窗口,将已划转移交的所有事项,实行无差别受理;最后1个为综合出件窗口,将审办结的有关证照、文书统一出件。二是成立审办中心,把已划转的事项,按类别细分为投资建设、市场准入、农业农村、综合事务四个业务审办室,将受理中心受理的审批通过审监联动系统自动分拣到各审办室,进行业务审批办。三是成立远程踏勘中心,建成高标准远程踏勘室,自主研发在全省较为领先的远程踏勘系统,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对现场进行确认,真正实现现场踏勘“不见面”,整个过程公开、透明、高效、全程留痕。四是成立快办中心,将涉及与群众和企业密切相关的34项高频事项全部纳入快办中心,进一步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依托互联网、微信、自助机等便民措施,完全做到线上秒批秒办、线下即来即办,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通过“受审勘”分离改革,在整个闭环式审批过程中,受理人员没有具体审批权,审批人员与群众企业不见面,以权责透明推动用权公开公正。

审监联动监管全公开。强化审前业务协同、推进批后监管联动、实现信息动态共享,创新研发了具有函询、告知等八大功能的审监联动系统,能够与58个单位审监信息双推送,全程留痕,弥合了审监分离出现的监管工作空档和时差,实现了审批与监管的无缝对接,让审批的“暗箱操作”转变为权利运行的公开透明、全程留痕,全程监督。

)优化环境服务全公开。一是加强智慧政务大厅建设,配置自助打证机、自助复印机、自助受理机、自助查询机、24小时取证机等现代化智能设备,方便企业和群众随时查询和预约办理,节省人力资源,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构建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在23个部门、31个街道全面部署国家政务外网,将15项涉民涉企事项下放乡镇街道公开办理,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创新“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从为企业和群众办理“一个事项”,向办理“一件事”办成“关联事”转变,整合并联审批服务事项,共推出100个“一件事”套餐服务,将申请材料、承诺时限、办理流程、咨询预约电话等基本要素设计制作成服务手册,通过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向广大企业和群众进行推广宣传。三是推行全程帮代办,在帮办方面,我们推行“五免服务”,就是免费邮寄、免费打印复印、免费刻制公章、免费帮办代办、免费提供便民用品,同时做好咨询、填表、解答、导办等精细化服务工作。在代办方面,我们为了解决在建重点项目和重大企业审批环节手续多、效率低、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创新“工作盯着项目干,服务围着项目转”的服务模式,推出组团代办、上门服务、精准把脉、分类施策等服务举措,为项目提供“无事不扰、有事上门”的“店小二”式服务,全力助推各类重点项目快审批、早落地、早建成。

(五)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公开。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电子证照改革,制定印发《榆林市榆阳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等相关文件,通过宣传工改工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提高了企业和群众对工改工作的知晓率。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开展并联审批、线上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70个工作日,压缩到18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压缩了82%。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领域电子证照改革,全市首张电子证照从我局发出,证照随时随地能在网上公开查阅。

三、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延伸便民服务触角

(一)政务公开促“六稳六保”。疫情防控期间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专栏,每周集中发布企业复工复产政策信息。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六稳六保”服务窗口,与“五免”服务相融合,将各行业政策材料纳入政务公开专区进行公开,定期更新完善,确保惠民政策公开到位、宣传到位。制作了企业优惠政策汇编,同步推进政策宣传与帮办代办为企业纾困解难。目前,共发布涉及就业、税收优惠、农业等方面相关政策信息360余条。

(二)完善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一是评价公开。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在区政务服务大厅所有窗口设立评价器,通过LED屏实时公开评价数据,实现现场评价和线上评价并行,形成“一次一评,一事一评”。二是制度公开。坚决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制定了《窗口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一揽子制度,对大厅管理、办事流程及服务规范等做出规定。三是监督公开。将12345市民热线、政务服务举报电话、政务监察投诉中心举报电话向全社会公开,坚持开展每季度政务服务满意度回访,广泛听民声解民忧,找差距补短板,建队伍强基础。择优选聘24名政务服务首席咨询员和22名社会监督员,随时随地公开监督政务服务工作,召开两次座谈会,充分征求意见建议,出台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逐条细化整改。三是评优公开。持续开展“三比五评一公示”,按月召开窗口工作小结会,比党务、比政务、比服务,每月评选“红旗窗口”“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岗”“服务标兵”和“优秀首席代表”并张榜公示,将年度总评结果纳入干部考核并反馈各部门,形成激励效应。

(三)注重信息宣传优服务。通过向政务服务网、区政府门户网等及时推送信息,及时宣传便民服务、进驻事项办事指南和“放管服”改革政策;同时,在区政务大厅政务公开专区,设立政务服务事项模块,公开办事指南、法人生命树、自然人生命树事项和“一件事”套餐,强化宣传惠民政策,以信息化引领政务服务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拓创新,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强的举措,全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促进榆阳经济高质量全面转型升级发展,构建和谐美好榆阳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