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榆林市榆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201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砥砺奋进的一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较好的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7.3亿元,占年计划任务770亿元的101%,可比价同比增长9.5%,高出年计划任务1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7亿元,占年计划任务400亿元的101.8%,同比增长6.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97.7亿元,占年计划任务390亿元的102%,同比增长6.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2.8亿元,占年计划任务35.75亿元的119.7%,同比增长29.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同比增长3.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128元,同比增长8.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511元、14077元,同比分别增长8.2%、9%。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项主要指标居全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项主要指标居全市第二。

(一)坚持稳中求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粮薯菜羊猪杏”六大主导产业稳产增收,富硒作物、中药材、土鸡等特色产业产销两旺。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33.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4.9万吨,喜获“十五连丰”羊子、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173.4万只、73.8万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4.9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36.6亿元占年计划任务30亿元的122%,同比增长3.5%,创历史新高。二是质量兴农工程成效显著。投入科技三项经费7160万元,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180多项,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基地66个,补贴农机具3200台件,农业科技贡献率和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8%和68.5%,成为“全国第三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修改造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田4万亩,建成安全饮水工程166处,维修加固病险淤地坝75座,治理水土流失122平方公里。四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实施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重大生态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11.5万亩,实施绿色廊道绿化300公里、村庄绿化60个,义务植树170万株,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45.8%。

(二)坚持转型升级,能化产业发展基础不断稳固。一是工业产能充分释放。严格落实区级领导和区级部门包抓重点工业企业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点评”工作机制,强化生产运行调度,充分释放工业产能,全年生产原煤9227万吨、洗煤1218万吨、铝锭61万吨、天然气65亿立方米、甲醇70.6万吨、发电量27.8亿度、水泥58万吨、原盐115.4万吨、煤制油53.1万吨、兰炭90万吨、啤酒12万千升。11类重点监测工业产品9类产量保持正增长、6类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直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2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03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工业增加值385.7亿元,占年计划任务398亿元的96.9%,同比增长10.3%二是千百万吨级矿井手续办理取得新进展。800万吨杭来湾、1500万吨金鸡滩等两处煤矿通过综合验收,转为手续齐全生产矿井;1500万吨曹家滩、1000万吨小纪汗120万吨大梁湾、120万吨千树塔等4处煤矿转入联合试运转;500万吨袁大滩煤矿取得采矿许可证三是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新规模。建成投运新能源发电项目有4个,装机容量达到88万千瓦。核准的风电项目8个(陕能、华电、中广核、协鑫、沙漠绿源、金天地、天能、国华),规模45万千瓦。备案光伏电站项目24个(陕能、榆能、翱腾、新晶、鑫临等),规模100万千瓦。

(三)坚持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实现优质高效发展。一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陕北民歌博物馆及民歌广场、邓宝珊司令部旧址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成投用。赵家峁成功入选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大美榆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成为全域旅游品牌。治沙连组团军事拓展、寨畖民俗旅游、白舍牛滩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成熟业态加速生成。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35亿元,同比增长72%。二是电商物流业迅速增长。全年新增本土电商市场主体500多户,完成线上交易20多亿元。象道国际物流园项目推进顺利,年度完成投资21亿元。货达物流与网库实体商城已正式投入运营,信息平台全年承运货物近700万吨。三是对外开放逐步扩大。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契机,金帝润滑油、蒙赛尔服饰等企业开拓了国际市场,全区进出口总额突破6000万元。年度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91.1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290亿元的100.4%,同比增长9.6%

(四)坚持项目支撑,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年初安排的11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9亿元,占年计划任务175亿元的102%,其中:62个企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64亿元,48个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聚钛曹家伙场铁路专用线、兖州煤业新增配煤装置、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进校道路等13类82个项目建成投用,32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48亿元全年累计召开项目推进调度会8次、项目建设方案审查会8次、项目变更审查会7次。修订了《榆阳区投资并联审批事项目录》,形成了投资项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实现了所有投资项目审核“一口受理、内部流转、网上办理、并联审批、全程监管”。全年通过在线审批平台审批项目359个,总投资278.2亿元,按时办结率100%。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利用招商引资推介会暨轻工产业园开工奠基仪式、丝博会、西洽会、上海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平台,引进猛狮国家级储能示范基地、爱尔眼科医院等招商项目56个,投资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到位资金151亿元。

(五)坚持共建共享,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严格落实“两个80%”的要求,不断加大了民生领域的财力投入力度道路方面:G210国道榆阳段、麻黄梁集镇过境线、刀红路、长可路建成投用,全区新增二级路64.1公里、三级路61.5公里教育方面:十六幼、二十九幼等项目开工建设,金鸡滩、青云等39个校建项目建成投用,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到100%,城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改善。卫生方面:星元医院扩建项目主体完工,44个贫困村卫生室建成达标,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25张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文化方面:星元图书楼正式升级为国家一级馆;8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挂牌成立;全年累计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11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万份,民歌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7.4万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三个美丽”建设方面:实施金鸡滩、巴拉素等11个重点镇集镇街道、管网等工程完成美丽农居建设2589户,打造了刘崖窑、殷家焉等一批典型示范村,便民服务中心和民宿改造40多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脱贫攻坚方面:投入资金2.6 亿元,安排扶贫产业项目205个,培育特色产业示范村27个,实现光伏扶贫、特色产业、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爱心超市和医养服务“六个全覆盖”。153户405个贫困人口稳定脱贫、44个贫困村高质量退出。社会保障方面:五项社会保险累计增加1.5万人次,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5%;城镇新增就业36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2.8%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率达85%。

(六)坚持改革创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激发。一是“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建成投用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试点开展市区乡三级“一网通办”,629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290个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真正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枚印章审批、一站式服务”。项目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营商环境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二是全域推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因村施策、百花齐放、全区推进的改革实践,成为全国的示范样板。完成改革村299个,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395个,“一户一田”面积达到23.5万亩三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制定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帮助企业融资76.7亿元,减免税费22.5亿元,全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40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1.9%。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实行校长职级制学校共同体、划片就近入学重点改革,引进全国名校资源合作办学,高考质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卓有成效。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区属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等全国一流医院组建医联体。推开“区镇一体化”管理和镇村医养融合改革试点,城市“三无”老人全部实现了按需供养,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建立五重保障的医疗救助体系,大幅提升了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

2018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传统产业亟待升级,新兴业态体量不大,营商环境仍需优化。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明显,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三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与人民期盼还有差距。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省委“五新战略”和市委“三大目标”任务,按照“六稳”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突出抓好乡村振兴、高端能化、新兴业态、有效投资、民生改善、生态建设、改革创新等重点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8%,达到84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完成430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达到47.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达到153亿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达到3620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达到15350元。

——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达到3.5%

力争我区在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中进入前位。

三、2019年主要工作任务

为确保圆满完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预期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导向,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跻身全省农业强区行列。一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条路径”实践成果,完成股份合作社换证赋码工作。实施“一户一田”土地整合20万亩,推进土地流转60万亩。建立股份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打造“一村一特色”产业布局,做大做活集体经济。健全完善乡镇产权交易站,出台土地经营权登记颁证办法,推开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服务。开展集体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流转交易。让沉睡的农业资产变成引领发展的“活资本”。是抓主导产业提升按照“北抓草畜、南抓林果、川道蔬菜”的产业布局,重点扶持千亩以上规模经营,用3年时间在北部滩区发展10万亩优质饲草,南部山区发展5万亩山地苹果,川道区发展10万亩设施蔬菜建成天然品质的土猪土鸡、肉牛肉羊、林下养殖等特色基地100个,建设“一村一圈”“联村建圈”特色养殖示范村100个全区玉米种植面积缩减到6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33.5万亩,羊子、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182万只、77万头,农业总产值达到67亿元、增加值达到38亿元。是抓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完善金鸡滩等11个集镇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启动红石桥等4个集镇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在巩固提升25个市级示范村的基础上,再精心打造25个特色明、产业强、人气旺、活力足的区级产业融合示范村。四是抓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建成小杂粮精深加工、马铃薯粉丝生产线等示范项目,引进陕西外贸和北京奥美两个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力争海天制药、益泰中药材、兴榆智慧农业等项目落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领军企业。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实施榆阳农产品公用品牌创建工程,探索建立品牌共享共用机制,注册“鱼河大米”等4个地理标志。是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改厕、净水、整圈、增绿、治污”五位一体,开展百万亩沃土工程、万户厕所革命、百场规模养殖场改造以及十镇百村千户绿化工程,推进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集镇污水管网、河流污水整治“三个全覆盖”,全域建设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农居,开展集镇管网公厕、污水处理、道路交通、美化亮化、绿化气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施美丽农居改建2500户,全年建成30个“一村一圈舍”示范村,完成60个村美化亮化和100个村垃圾治理工程,彻底整治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

(二)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抓工业产能释放。全力推进杭来湾、小纪汗已建成煤矿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充分释放产能确保曹家滩、郝家梁、大梁湾、方家畔等煤矿建成投产;推动巴拉素、大海则、郭家滩等矿井加快建设进度;协调乌苏海则、可可盖、红石桥、尚合等千万吨级煤矿尽快拿到核准手续,建成亿吨产煤大区。强化重点工业企业运行调度,确保全年原盐产量达到120万吨、煤制油70万吨、铝锭62万吨、天然气65亿立方米、甲醇71万吨、发电30亿度、兰炭100万吨年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16亿元。能化产业升级全力推进未来煤间接液化一期后续项目手续办理,力争5月底前取得核准,2019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长庆油田上古天然气处理、兖煤50万吨DMMN、有色电解烟气脱硫治理等10个重大能化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有色电解烟气脱硫治理、煤炭清洁综合利用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三是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沙漠绿源、中广核、华电小壕兔15个新能源项目建设,确保智轩20兆瓦光伏、新晶50兆瓦光伏、普惠达50兆瓦光伏、中广核50兆瓦风电建成投运,打造百万千瓦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建成有色大修渣无害化处理项目;加快成都绿色环保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二期等一批示范项目手续办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千亿级铝镁产业发展规划,投资1500万元开展前期征地工作,实现钧泽铝业10万吨铝线杆、宇虹铝棒压铸及汽车轮毂、九星铝业铝合金深加工等项目落地投产。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一期项目建设进度,8月底前完成服装和轻纺企业的搬迁入驻;启动标准化厂房二期项目,打造羊毛防寒服和日化产品、塑料制品、体育器材等制造业基地。在新组建的榆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布局3个标准化厂房组团,发展精细化工和终端产品加工“园中园”。

(三)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壮大。一是集中力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利用3年时间,建成黄土地质公园、榆林野生动物园、镇北台生态公园等重大旅游景区项目,实现重大旅游景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2019年先期启动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标识指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陕北民歌博物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张季鸾纪念馆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改造,开发“榆林夫子庙”商业文创综合体,打造城市旅游新名片。引进100家非遗传习、文化创意、名家工作室入驻,打造榆林文创产业新地标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二是加快提升商贸物流业。抢抓榆林创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机遇,加快推进靖神铁路、金鸡滩煤矿铁路专用线榆横铁路二期等6条铁路专线建设,力争靖神铁路、榆横铁路二期、有色铁路专用线建成投用。确保象道国际物流园年内建成投用;开工建设深圳三科智慧农商城、聚钛电商物流园项目,发展无车承运、多式联运、集装箱物流和“互联网+物流”,打造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规划建设网库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基地鼓励本地特色产品入驻陕北优选、京东榆林馆等电商平台,孵化小微企业及传统企业开展电商业务,着力推广本土特色品牌。三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榆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的汽车产业园、东沙新区两个板块以及芹河新区为载体,积极协调推进李宁体育小镇、互联网+创业园、文化创意中心、科创中心等前期项目入驻,培育发展体育、教育、文化、互联网、大数据等一批新兴服务业。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

(四)突出项目带动,着力发挥投资拉动的关键作用。2019年,全区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42个,总投资93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3.3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60个,总投资4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3亿元;企业投资重点建设项目82个,总投资88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1亿元。安排企业投资重大前期项目115个,总投资2808亿元,其中重点跟踪服务项目48个,总投资1737亿元。在重点项目管理上,建立重点项目五年规划、三年滚动、年度计划三级储备及项目动态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对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目标责任、时间进度、责任主体“三个量化”及审批进度、开工日期、工程工期“三个倒排”的动态台账管理,实现项目管理智慧型、信息化。

(五)办好民生实事,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惠民便民工程。道路方面:新建通村公路60公里、油返砂公路157公里、三级公路25公里。水利方面:新建河堤2.1公里、防洪护岸8公里、改造渠道26公里。改造提升小壕兔26处集中供水和31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教育方面:建成市十六幼、二十九幼、十小扩建教学楼等39个校建项目,启动市十一幼、二十五幼、十四中等15个校建项目。卫生方面:完成星元医院改扩建和小壕兔、巴拉素、刘千河、马合4个卫生院建设工程,启动实施4个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3张文化方面:完成27个乡镇(办事处)综合文化站、283个文化广场以及226个村(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脱贫攻坚方面:严格落实“八个一批”要求,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现31个贫困村高质量退出、610户1482个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社会保障方面:全面加强低保、医保、养老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年度参加五项社会保险人数累计达到86.25万人次。强化就业创业服务,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群体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36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是抓好重点绿化工程。市、区共建“三环三带五园七廊道”生态圈,覆盖榆林中心城区以及境内榆神、包茂、榆佳、榆绥等7条过境干道,完成环城生态圈、环城防护林带、绿色长城、绿色廊道、园区景区、森林村庄、林业产业、资源管护、森林文化建设等九大工程,全年造林绿化面积达到122万平方米、义务植树超过17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46.8%。二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中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和全区铁腕治污攻坚行动为抓手,严格行政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事项一律从严,抓好榆溪河流域、水源保护地、工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污染防治,统筹推进“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场保卫战。三是强化“两场”建设。新建巴拉素、麻黄梁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及垃圾填埋建设工程。四是启动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投资5亿元,采取PPP模式,启动金鸡滩片区疏干水输配水系统一期工程。

(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具体审批服务事项办理上进一步压缩时限、精简资料、减少流程、降低费用,改进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二是完成产业园区改革。确保上半年全面推开人事薪酬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年底前完成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三是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定出台《榆阳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和《榆阳区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共享使用制度,规范诚信“红黑名单”管理,强力整治“老赖”、恶意逃债等行为。五是强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农村教师分配选调机制、校长目标责任考核、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等多领域教育改革。六是强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星元医院与金鸡滩卫生院、人民医院与巴拉素卫生院等4个一体化改革试点,医疗城镇一体化试点扩大到8个。七是强化经济体制改革。围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在金融扶持、直供电交易、税费减免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