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

南城门城楼(镇远门)建于明正德年间,光绪三年(1877),总兵刘厚基、观察嵩寿、知府蔡兆槐重建,并立有《重修南城门楼碑记》曰:“城之有楼有门,犹人之有头有面也。头面不昂不昌,则人不足以轶众;门楼不俊不整,则城不足以壮威……必将有以关一城之风气,系万姓之安危也……”门楼为三檐二层歇山顶式。保留至1947年,毁于炮火,后恢复。

大东门城楼(振武门)为二层歇山式楼,康熙十二年(1673)版《延绥镇志》和道光二十二年(1842)版《榆林府志》和《榆林县志》的清末古城图均有标示,民国年间已无,现存东门和瓮城。

北东门城楼(威宁门)建于何时无确切记载,但建于明代无疑,康熙十二年(1673)版《延绥镇志》和道光二十二年(1842)版《榆林府志》和《榆林县志》的清末古城图均标有此楼。与威宁门同时毁。

北西门(原广榆门)城楼建于明代,毁于同治二年(1863)。

大西门城楼(宣威门)建于明代。光绪十年(1884),总兵巢端南、观察张岳年曾重建宣威门城楼。该楼1947年毁于战火。从现存照片上看是清代建筑风格,为后来重新修建,因为明代建筑是砌砖多窗式歇山顶式,没有檐柱,而清代歇山顶式加廊檐、木柱,四边围列重装饰。

水西门城楼(龙德门)的建筑年代史书虽无确切记载,但应始建于明代。康熙十二年(1673)版《延绥镇志》古城图有标注,而道光二十二年(1842)版《榆林府志》和《榆林县志》的清末古城图没有标注,应毁于这期间。

新乐门城楼(小西门)的始建时间史料没有确切记载。康熙、道光年的志书中有标注,推测应毁于清末。

为防北方蒙古人袭扰,明代榆林城一直未建北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巡抚董威、佥事乔应光在北城墙高地势处建有一座镇榆楼。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巡抚宋守业、副使洪忻重修,应毁于同治二年。直至解放时仍有土台遗址留存。

当时四个城角各有4个角楼,东北角的称太平楼,西北角的称来安楼,东南角的称观远楼,西南角的称筹边楼。

史料记载:太平楼、来安楼,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由巡抚张守中、副使李承式、总兵程九思所建,毁于何时无记,康熙十二年志书的古城图中标有,其他城图并无标记,应是毁于清中期。东南角的楼先是称为观远楼,后称奎星楼。在东城南段又建有一楼,亦称观远楼,两者似乎难以分清,它们是不同时期所建,角楼建筑在先,称观远楼,后被毁重建。清代楼内祀奎星,故改称奎星楼,并在道光二十二年志书的古城图示中标有“旧观远楼”字样。1947年,该楼遭炮火损毁,至今只留有空台。

筹边楼建于明时,毁于何时无确切记载,康熙十二年志书的古城图示中标有,后再未见史料有记载和标示。讯敌楼,道光二十二年改称信地楼,后又称甘雨楼。《榆林府志》载:康熙十一年(1672),总镇许占魁、副使高光祉、城堡同知谭吉璁重修,信地楼,筹边楼,钟楼,辑宁门之记。以此判断,该楼建于明代,毁于清后期。

观远楼建于明代,康熙十二年志书的古城图中有标注,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志书中则无。解放后,逻城上还留有建筑遗址。据榆林市政协主编的《榆林文史》第二辑何志刚、李霁译文《崇祯癸未榆林守城纪略》记载:李自成派李过、刘芳亮攻打榆林城,城内李昌龄滴血誓师,分配众人坚守阵地,南城楼(镇远门)由都任等镇守,东城观远楼由潘立勋镇守,东城信地楼由张云鄂镇守,前东门空心楼(大东门)由王世钦镇守,后东门楼(威宁门)由李昌龄镇守,北城敌楼(镇榆楼)由彭卿后镇守,西门楼(宣威门)和水西门(龙德门)由尤岱镇守,新添门楼(应为新乐门)由尤世禄镇守。据志书记载,明末至康熙十二年,这些楼犹存,道光二十二年间仍留存有观远楼、龙德门楼和三个角楼,而太平楼、来安楼、筹边楼俱已不见。此后又新建了两座文昌楼:东文昌楼为砖木结构,两层歇山顶式,因用红砖砌筑,所以又称红文昌楼,内祀文昌帝君,其址在东城自来水厂西城墙报警台处,毁于1947年战火。西文昌楼,又称文昌宫,建、毁于何时均无确切记载,据《榆林府志》载:康熙十年(1671),总镇柯公彩目睹其“栋桷蠹朽,丹恶剥落”,故捐银补修。道光二十二年的《榆林府志》古城图和光绪元年的《榆林县志》同样有这一记载。至于该楼毁于何时则无考。民国年间仍留有遗址。清代时的城楼主要是为祭祀神灵而建。1947年后,这些城楼一座都不存,空留余台。

另外在北城外有五座护城墩,高6米有余,上面有哨楼,主要是防北方之敌入侵。史料记载:“榆林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北有护城五墩栅和犄角,贼兵不敢靠近。”可见护城墩不仅有瞭望敌情的作用,还有与北城互为防守之功能。从明至清一直耸立在原地,及至民国时井岳秀还曾驻兵在这里。这5座护城墩在《延绥镇志》、《图开胜迹》、《榆林府志》等收入的古城图中均有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