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胜景红石峡

出榆林古城,沿榆溪河北行3公里,便到了东西两岸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其中的红石峡。《榆林府志》载,红石峡“山皆红石,环列若屏幛,落日照之如霞起”,“山之两岸,飞湍电转,红影外浮”,“峡中榆柳荫映,凫鹭唼呻”。游人称赞说,红石峡风景优美,像是江南,又像仙境。红石峡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明人傅津有《游红石峡》诗赞曰:

绿水穿红峡,

青山卧白云。

潭深鱼自乐,

沙阔鸟成群。

磬入滩声静,

香余梵语闻。

临流剧饮,

回首夕阳曛。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据《榆林府志》载: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辖。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刻碑一座,上书“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碑毁于“文革”中。

另一种说法是,成化八年(1472),余子俊任延绥巡抚,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水汪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中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红石峡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流入了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兵消灭了这伙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两岸凿修的渠叫广泽渠。

红石峡分南北两段。北峡两壁对峙,上有天然湖泊,下有穿西崖石窟飞流直下的瀑布。水石相击,如狮吼雷鸣,浪翻波滚,似雾起云涌。登临洞口,寒风扑面,凉气袭人。洞口上刻有“蛟窟龙窝”四个大字。明《延绥镇志》中的榆林八景“水帘飞雪”、“石洞栖云”即指此。建于清同治初年的普济桥(俗称北桥)横跨东西。桥洞上刻有延榆绥道童兆蓉题的“力争上游”四字。桥东立有“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的石碣。

南峡东崖有宋元古刹雄山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创建石佛殿记》中说:“榆林会府北去十里许,有宋元间名刹遗址,在即今红石峡北,谓之红山寺是也。其山望之蔚然,其起如鹜,其伏如踞,其支而出也,如趋如附,逶迤而南乃为卫治。山下有河,其源出自塞外葫芦海子,水流悠悠晶莹环绕而下,入黄河以达于海,山水秀丽为榆林第一胜景。”寺依山傍水,复道飞檐,楼、阁、亭相望。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圆觉殿、圣母殿等,殿宇都是悬崖上凿的石窟,约有30多个。有“天门”、“地门”各一,都是隧道。“天门”从寺内石窟通至峡顶,中间有一阁,名叫“翠然阁”。从石窟内登石阶而上,站在峡顶俯视寺内广泽渠,只见水圃成荫,宛然如画。“地门”从寺内通到峡底榆溪河岸边,人们通行时须弯腰行走。寺内有石刻佛像,工艺精巧。峡两崖普渡桥飞架东西,势若长虹。峡内树木青翠,群花争艳,流水清冽,景色宜人。夕阳照耀时,如红霞冉冉升起,故名“红山夕照”,是榆林八景之一。明代榆林人马希龙有诗赞道:

两岩屹倚青天险,

一水中分赤石开。

山色空濛留宿雾,

河声涌喷逐奔雷。

柳垂十里蒹葭岸,

人宴层楼歌舞台。

饮到夜深衣不解,

溪头醉卧小舟回。

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骚客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钥”、“雄镇三秦”等,刻画了地势的险要;“天外奇峰”、“翰海蓬莱”、“天开画图”、“天成雄秀”等,歌颂了境地的优美;“中外一统”、“汉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真是文采飞扬,堪称壮观。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将领马占山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等,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的“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楼亭之上,为古迹增辉。红石峡丰富多彩的石刻,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清人有诗赞曰:

偶一偷闲续胜游,

峡开红石任勾留。

削成笔气罗星象,

凿出文光射斗牛。

河上逍遥忘盛夏,

襟前洒落拟春秋。

山川到此随人意,

相应同声愿始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