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牧草产业体系技术交流会暨榆阳区第二届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调要“保护好宝贵的草场资源”。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双碳战略”“大食物观”等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草业的发展地位愈发重要。“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大力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探索推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8月13日,我区以草为题、立草为业,隆重举行国家牧草产业体系技术交流会暨榆阳区第二届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罗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二级巡视员王卓然,市委副书记李雄斌,陕西省林业局草原湿地处二级调研员王海宏,市委副秘书长李亚军和横山、定边、绥德、米脂、吴堡、清涧等县(区)领导出席。

区委书记李忠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林,区政协主席万勇及区领导吕明辉、王新刚、刘亚飞、高来伟、田嫦娥,相关领域专家、企业家和农牧民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主持。

李雄斌宣布国家牧草产业体系技术交流会暨榆阳区第二届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罗健、王卓然、李忠宏分别致辞。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刘刚介绍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有关情况。副区长高来伟介绍榆阳区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李忠宏在致辞中表示,优质饲草产业是战略产业、未来产业、朝阳产业。榆阳区地处黄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交汇之地,是众多专家教授一致认可的全国优质牧草最佳种植带,独特的区位优势孕育出畜牧业“双百万”的发展格局,巨大的规模优势推动草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号召,把榆阳大地作为科技攻关、产学研用的创新“试验田”,深耕细作、久久为功,以前沿科技推动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希望区内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草户,扎根这片热土,坚定发展信心,科学种植管理,与榆阳区携手并肩打造新时代“中国草业明珠”。

王卓然在致辞中表示,陕西省是三北地区的重点区域,草原面积位居全国第八位。榆阳区草原面积占全省草地面积10%,是黄河流域和三北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的主战场。近年来,围绕“中国草业明珠”目标定位,榆阳区积极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探索应用免耕补播改良草原并集约放牧利用等新技术推动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自我更新修复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草原生态持续向好,走出了一条独具陕北特色的“生态+生计、生产+生活、治沙+致富”的新路子。希望全国各级各地林草部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广大草业科技工作者、支持我国草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本次大会,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与广大牧草产业从业者共同致力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草原管理向生态优先转变,争取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罗健指出,饲草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草食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促进我国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以陕西榆林为代表的北方牧区及农牧交错带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苜蓿主产区和优质商品草供应基地,为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障全国饲草供应、推动草食畜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此次大会选择在榆林召开,把饲草行业总体发展与地方探索实践紧密结合,具有特殊意义。希望大家抓住这次难得机会,加强学习交流,深化互利合作,推进我国饲草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据悉,此次国家牧草产业体系技术交流会暨榆阳区第二届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从8月13日至8月14日召开,为期两天。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分两路前往巴拉素镇、补浪河乡、小纪汗镇、青云镇、古塔镇等地,现场听取汇报,观摩榆阳区草产业发展情况。

巴拉素镇新庙滩村集中连片的900多亩盐碱“草皮滩”,观摩人员详细了解人工种草改良的方式,对撂荒 20 多年的盐碱滩摇身变为生态、生产兼顾的紫花苜蓿种植区连连称赞。

在“九三学社中央”草原生态文明建设(陕西·榆林)试验点和国家牧草产业体系集约型轮牧试验点,观摩人员对多样性补播和集约化牧养模式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些试验成果值得推广和借鉴。

来到古塔镇古塔新村王家峁则本地苜蓿采种基地和青云镇色草湾村宽幅梯田种植本地苜蓿基地,观摩人员现场感受到了“山推梯田沟打坝,坡坡洼洼都挂绿”的榆阳特色生态发展之路。在小纪汗镇大纪汗村“苜蓿+青贮玉米”套作试验点和补浪河乡补浪河村高产优质苜蓿种植、规模化青贮玉米种植地,观摩人员仔细了解"苜蓿+青贮玉米"套作、青贮玉米+拉巴豆"混播等模式,感受春夏季节的绿色长廊和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