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兀城

2A级景区罗兀城.jpg

西夏罗兀城遗址位于榆林镇川镇石崖底村悬空寺山崖之石山峁。据《续资治通鉴》载,该城由西夏国相梁乙埋始建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由于地处险要,一直是宋与西夏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冲。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罗兀城终为宋军占据,后改名同武城。此城遗址北、东、南三面临崖,西面为山坡,城垣呈三角弧状,尚清晰可见。周长约2公里,残存城墙高3米,宽4米,夯土层厚为12~14厘米。东侧、北侧各有城门遗址1处,宽3.5米。遗址内里东低西高状,城内遍布砖、石、瓦、瓷、铁等残片。

罗兀城又名嗣武寨,位于镇川镇无定河西岸石崖底村东侧一个突出的石山峁上。据《续资治通鉴》载,该城由西夏国相梁乙埋始建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由于地处险要,一直是宋与西夏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冲。宋神宗元车四年(1081),罗兀城终为宋军占据,后改名同武城。此城遗址北、东、南三面临崖,西面为山坡,城垣呈三角弧状,尚清晰可见。周长约2公里,残存城墙高3米,宽4米,夯土层厚为12~14厘米。东侧、北侧各有城门遗址1处,宽3.5米。遗址内里东低西高状,城内遍布砖、石、瓦、瓷、铁等残片。1987年,经陕西省文物普查队鉴定,这些残瓷片大多为宋代瓷碗、碟、瓶的圈足、瓶足和口沿、颜色有胎灰白,青白和白底黑花等;釉有青绿、褐、墨绿和牙黄等,纹饰有耀州窑青绿印花、褐色蔓草绘及开片青瓷等多种。出土文物有兽面滴水、覆莲柱础和宋代简板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遗址崖下有悬空寺。悬空寺又称万佛洞,建于北宋,有石刻“崇宁癸未二年(公元1103年)四月二十八日过此以纪岁月,赵子仪奉命题”可证。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重修。寺西临巨壑,南连群山,东濒无定河,依壁凿洞,石窟重迭,坐南向北,依借崖势成半弧形。从山下沿陡坡迂回而上始达寺门,门顶石刻“悬空寺”三字。入门沿石可达会房,建有石窟三孔,沿此而上为三霄殿,侧有圣母行宫。

其上有大小不同的方形石窟五处,可惜山崖崩毁,无路可登。循原道返回西进为大佛殿,高踞崖端,其下为一石砌高台,台下有通往佛殿大门,上刻“大佛殿”三字。再沿石阶上台顶有一大殿,正面祀立马关王,背面祀胡法韦陀。

再上即达大佛洞,洞门刻“万佛洞”三字。洞内宽敞高大,中立长方形撑柱二根,柱上绘满佛像,洞顶开凿长方形天窗四处。正面塑大佛像五尊,各高三米许。四壁彩绘佛像万尊,工艺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极为优美。再往西殿堂相接,有观音殿、五龙宫、祖师殿等,均系晚清、民初建筑。祖师殿洞顶石刻二龙戏珠,殿外悬挂铁钟一口,系明万历年所铸。石壁上有榆林名书法家叶兰题刻“灵应”而字。

可见这里已是融佛、道于一体的寺庙。悬空寺曾是当地居民躲避战乱的栖身之地,现万佛洞内仍存有石碾、石盘等用具,石窟外壁还有多处开凿搭建的洞孔。此外,寺院内尚有姿态神奇但未予查明的稀有树种一株,与石窟本身的历史一样,亦引起了游人及有关方面的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