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解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
嘉宾
兰新哲 省科技厅副厅长
郭 梁 省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
张有乾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副处长
郭文奇 省科技厅基础处负责人
吕永卫 省科技厅资配处副处长
马 云 省科技厅宣教处负责人
严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时间
2019-03-19
简介
解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
访谈图片
文字实录

主持人:

通报议题、解读政策、关注执行。各位好,欢迎来到陕西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的现场。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我省制定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这一《实施意见》的核心要点就是到本世纪中叶,把陕西建成引领西部、服务全国、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一带一路"创新中心。陕西作为科教大省,如何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让我们欢迎来到现场的解读嘉宾:省科技厅副厅长兰新哲;省科技厅宣教处负责人马云;省科技厅基础处负责人郭文奇;省科技厅资配处副处长吕永卫;省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郭梁;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副处长张有乾。同时,我们还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严俊杰教授参与点评,欢迎您。今天到场的还有各大新闻媒体记者、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旁听的高校、院所和企业科研人员代表。也欢迎大家。

最近有一部充满科技感的电影特别的火,叫《流浪地球》,很多人看完之后非常的感慨,原来科学这么的有魅力,实际上科学不光有魅力,跟我们有时候还很亲密,比方说跟大家关系最为紧密的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基础科学研究就像是地基,如果说没有这个底子就像是在沙滩上盖房子,根本就不牢靠,所以中国想要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就必须要在根基上下足功夫。兰厅长,这次《实施意见》的出台,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兰新哲:

确实是有这方面的考虑,首先我要代表科技厅感谢我们主持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感谢今天参会的同志们。

省上去年出台《实施意见》,这个是在国务院出台了《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这个基础上我们去年出台的,今年是我们《实施意见》执行实施的第一年,所以我们有必要来跟大家一块学习、一块回顾、一块探索,真正的学深弄透,最后把我们的《实施意见》落实好,让它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那么要了解这个,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一次《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这个背景大的来讲有三方面,第一就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视察做了重要的指示,他为我们陕西科学定位,要我们追赶超越,给我们提出了“五个扎实”的具体要求,希望我们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我们陕西的优势科技资源,努力走在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前列。习总书记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和重托,让我们感到非常鼓舞、非常温暖,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扎扎实实的把创新驱动工作做好。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这个也为我们陕西的优势科技提供了新的机遇。所以概括一句话,也就是说我们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我们陕西力量。

第二个背景实际上就是我们省委十三次党代会召开,提出了五新战略,我们要发展三个经济,我们要进行实施三个融合,我们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我们的创新型陕西建设提供核心的竞争力。

第三个我们要建设我们的陕西科技强省,我们要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中心,这是我们的现实需要,我们一定要汇聚我们陕西所有的科技力量,我们要把创新科技大省变成科技强省,要把我们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最后为我们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听完您的介绍我们就更加确切,基础科学研究不光是学术上的造诣,它在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兰厅长,如果我们要打好陕西的科学根基的话,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行动?

兰新哲:

我们陕西省出台的《实施意见》,给我们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这儿我刚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次《实施意见》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咱们这个《实施意见》分为三部分,六章十九条。第一部分就是第一章,提出了我省加强基础研究的三步走战略,分别提出了2020年、2035年以及本世纪中叶我们要达到的目标。第二部分由第二到第五章组成,总共11条,它回答了我们加强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工作、责任主体等,这个重点就是要我们在科学体系构建、高水平平台建设、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等内容。第三部分就是我们的第六章,有8条,这一章实际上是回答我们的体制机制创新,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管理创新和服务,这里面从我们的经费投入的扩大、开放共享、诚信评价、甚至包括科普,都有涉及。这里面也回答了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大关切,比如说放管服,比如说我们怎么样给科技人员减负,所以这个《实施意见》总体就是通过我们的科技创新完成我们的主要任务,通过我们的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来提供良好的保障,最后为我们三步走战略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能够激发我们所有的创新主体的活力以及大家的热情,让大家拥抱我们新时代科学春天的到来。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简单来说就是既要补短板,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那目前陕西的基础科学研究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呢?如果说放眼全国的话,我们当前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兰厅长。

兰新哲:

总体来说我们陕西的基础研究有三强,也就是我们的综合实力强,我们承担国家各类创新任务和项目的能力强,我们基础研究的成果产出率强,这三强主要原因是首先我们有非常好的软硬实力,我们有百余家高校千余家院所,我们有65名院士的顶尖团队,我们还有多年的成果积累。同时我们承担国家任务的能力强,成果产出强,比如我们近几年陕西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几年都在两千余项以上,经费10亿元以上,排在全国前6位,我们国家自然科学奖从2015年来获得14项,排在全国前3,我们的高水平论文在全国前5,这些都说明我们确实有强的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的能力和高的成果产出能力。另外我们陕西的科技基础研究的优势概括来讲,应该说基础雄厚、实力雄厚,多年的成果积淀深厚。当然与我们"追赶超越"的目标相比,我们还有好多差距,比如说我们基础研究的"国家队"与陕西经济社会结合的程度还不高,我们的基础研究与我们应用研究的融通发展还不够,我们企业投入应用基础研究的力度还不大。当然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找到了对策,比如说“国家队”与我们经济社会融合的不够,我们已经提出了三个融合,也就是军民融合、央地融合、部省融合,通过这么三个融合就会解决我们前面说的融合不够的问题。我们通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全链条的部署,能够克服我们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不够的问题,我们采用政府引导与企业建立联合基金的办法,就可以有效的增加我们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相信我们在新的时代,新的时期,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能够更加有力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及时补我们的短板,使我们陕西在基础研究方面,在自主创新方面能够向总书记说的,一定要在创新驱动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刚才兰厅长介绍的这些成绩也是我们多年累计起来的科技自信,不过了解这个成绩单之后不是为了跟历史比,也不是为了跟一般的水平比,我们要跟最高的水平比,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现状里头,不难总结到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经费",在一个项目立项之前一般都会先进行申报,获批之后才会拿到相应的资金。那我们也了解到目前申报数目增长是很快的,但是立项率怎么样呢?让我们请科技厅的郭处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郭文奇:

好的,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陕西省基础研究项目的相关情况。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是陕西五大类计划之一,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基金项目"。这个项目近年来申报增长率很快,立项率大概在20%多一点。这个立项率和国家基金委的立项差不多,这个数字说明一个问题,一方面我们科研人员近几年人数增长很快,需求很旺盛,另一方面我们经费的增长赶不上科学需求的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感受到基础研究项目申报越来越难。《实施意见》出台以后,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省政府已经决定从2019年起基础研究项目经费增加一倍,这可以说对科研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下一步我们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第一增加面上的立项率,对于青年项目我们想从500项增加到1000项,以项目为抓手每年培养1000名35岁以下青年博士。二是组织一批有陕西特色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三是培育一批国家级平台和团队,以项目团队和平台为抓手来争取更多的国家项目落在陕西。总之,我们将通过加大项目的投入来滋养好陕西的优势科技资源,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您。刚才郭处长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重大的利好消息,那么在争取了这样的基金之后,一方面我们要保证合理的利用它,另一方面我们在赋予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方面是怎么考虑的?请吕处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吕永卫:

好的,在省级科研项目管理方面我们考虑,首先是落实科研机构主体责任。以信任为前提,以自我管理为主,合并各类检查抽查,对三年以下的科研项目不再进行中期检查。其次是落实领衔专家有职有权。充分尊重和信任,让领衔的科技专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项目负责人自主确定技术路线。根据研究目标和研发方向,自行组建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发生变化或调整,除过项目负责人外无需报批。最后是下放预算调整权限。直接经费中设备费调增、间接经费中绩效支出比例有要求外,其余所有项目经费预算调剂权限都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同时取消科目比例限制,让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下一步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谢谢。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您。国家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也加入其中,那就国内来说,腾讯董事长马化腾就投入了10亿资金用于支持基础科学研究,那么郭处长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投入机制更加多元化呢?

郭文奇:

我来把这个事情解说一下。《实施意见》指出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主要指的是增加企业和社会资本基础研究的投入。我们知道前几年基础研究的投入主要靠公共财政的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是一个短板,《实施意见》出台以后我们想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来支持基础研究,构成一个大的投入格局。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在2018年做了一些探索,2018年我们省科技厅和陕煤集团等企业组建了两支自然科学的联合基金,5000万的盘子,政府和企业是1:4,方法是企业提科技需求,科技厅将企业的需求凝练成省级计划,向全社会发布,以此来引导科研单位、高校的科研队伍到企业去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当然我们想下一步要扩大基础研究的联合基金的面,在这里我也希望各类企业、各类单位来和我们合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我们发现之前有很多研究成果都只存在实验室里,如果让技术很好的转化的话,相信能实现更多的共赢,那除了经费的支持还有另一个关键就是人才。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如果当初没有像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回国效力,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引以为豪的两弹一星,所以说基础科学的发展高端人才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那么在陕西如何让这些不可多得的最强大脑发挥出智库的优势呢?马处长。

马云:

是这样的,两院院士是我省最为宝贵的人员,这些年以来,我们也是积极的采取措施发挥两院院士的重要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战略咨询支撑作用,这些年我们制定各类科技政策、编制各类科技规划,包括我们实施各类重大科技工程的时候,我们都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我们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目前,省政府正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成立这个院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我们省上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工程科技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为这些问题提供战略支撑。第二点我们重点发挥这些院士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作用,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支持两院院士在一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当中建立院士工作站,通过建立这些院士工作站我们形成了一批以院士为核心,以省内重要的科研机构为载体,联合实行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些创新平台,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创新领军团队,创新人才团队。第三个我们积极发挥两院院士的科技攻关引领作用,我们支持两院院士领衔重大科技项目,赋予他们更大的人财物的支配权、技术路线的决定权还有资源调配权。比如说我们支持卢秉恒院士还有舒德干院士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些项目我们是以目标契约合同管理的形式来进行的,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利。

下一步,我们也会继续支持两院院士在我们省上承担更大课题,包括我们也会提供更强的服务、更好地创造各种条件来发挥我们在陕两院院士高端智囊的作用,谢谢。

主持人:

谢谢您,为了鼓励高端人才大胆的探索未知,我们认为优质人才的评价体系也非常关键,张处长在这方面我们有哪些举措?

张有乾:

人才评价是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评价,始终要坚持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分类健全人才评价标准。对于基础科学研究人才要着重评价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二是要改革创新评价方式,要突出同行评价,合理使用第三方人才评估报告,支持用人单位使用网络评审、视频答辩等信息化评价手段,同时也可以开展匿名、跨省、跨国同行评价,谢谢。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请坐。我们也了解到目前我省基础研究人才大量聚集在高校,那么如何发挥好高校的主力军作用呢?接下来有请省教育厅的郭处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郭梁:

好的。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创新之源,也是国家核心竞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具有人才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力量雄厚等特点,是发展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近五年来,我省高校主持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奖有13项,占到全省的92.8%;我省高校主持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也占到全省的94.5%。由此可见,高校已经成为我省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当前,在国家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背景下,省教育厅把推动高校基础研究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在"四个一流"建设中,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后,省教育厅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是大力培育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创新团队。建立对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政策,鼓励高校教师潜心开展基础科学工作。2018年省教育厅出台了《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并且开展了首批的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今后,省教育厅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150个创新团队;二是大力建设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集聚效应,汇聚优质的创新资源。2018年依托我省两所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今后,省教育厅也将继续支持我省高校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工作;三是以科研计划项目为抓手,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基础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在重点领域、重大问题等方面取得突破,产出大成果。谢谢。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请坐。您说的没错,想要在重大科学前沿取得突破,除了力求创新之外,强大的平台支持也很重要。那接下来我们带大家去一个实验室看看,我们来了解一下一滴水为什么不用容器就可以悬浮在半空中。

不仅是这个实验室充满玄机,其他也是大有乾坤,我省重点实验室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接下来如何加强建设呢?请来自科技厅的郭处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郭文奇:

好的,《实施意见》对下一步实验室建设也提出了要求,概括起来是三句话:加强管理、分类评估、稳定支持。我省目前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省级实验室171个,实验室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下一步,我们在实验室建设上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按照平台+数据+标准的模式对实验室进行标准化管理。二是我们对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评估,也就是说把实验室分为学科类实验室、企业类实验室、军民共建类实验室和省市共建类实验室。评估标准也不太一样,我们按照抢占学科前沿、解决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军民融合发展、支持地方发展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同时我们加大支持力度,给任务,提出稳定支持的措施,真正把实验室建成学术中心、人才中心、交流中心,谢谢。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我们说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科学技术最终还要转化为生产力,也就是说要把实验室放到生产实践当中去,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科研成果是如何转化的?

没准哪一天我们就能用到这种科技净化器了,我们也是非常期待。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也不难看出,很多时候科技成果的转化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的。吕处长,我们怎样加快这个转化速度。

吕永卫:

好的,我们一是强化系统部署。成立陕西省基础科学研究咨询委员会,对基础研究重大需求、重点工作部署进行咨询评议,并提交决策建议。在计划项目布局上,从基础前沿、应用研究到实验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二是系统梳理我省基础研究领域能力清单,通过深化三个融合,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共建"四主体一联合"平台,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进一步将我省的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三是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部属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共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谢谢。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严教授,您作为能源动力领域的专家,对《实施意见》怎么评价,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严俊杰:

好,谢谢大家,今天很荣幸来参加这个会。实际上我省《实施意见》的出台,是我省响应国家加强基础研究的重大举措。这个《实施意见》也从6个层面、19个方面对我省的重大基础研究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实际上基础研究确实对整个科学技术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这个《实施意见》对我们省里面的基础研究设定了合理的中长期的规划,也加强了布局,为了探索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保障基础研究的机制,活跃整个国际交流,提供了指导性政策。我们这个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我们省里面有很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个《实施意见》的实施出台为我们基础研究提供了政策保障,当然政策要落地的话还需要相关的措施,因此我在这里也提三个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个,我们希望各个单位尽快出台相关措施,使《实施意见》能够真正落实好,真正落地。第二,我们希望省里面能够借鉴发达省份成立基金会,加强基础投入,同时希望进一步加大从事基础研究平台的建设,比如说中国西部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以及西北工业大学的翱翔小镇等等这些,能够持续的保障我们省的原创性的基础研究,谢谢。

主持人:

严教授,那我省的基础研究有哪些领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我们如何来保持好这个领跑的地位,谢谢。

严俊杰:

我们省是科技资源的大省,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处在国家的前列,比如说我们的能源、动力、化工、装备、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这些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最近东南沿海一些省份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我们省要继续保持这样的领先地位就面临着挑战。因此我们省要想继续保持这样的领先地位,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工作。

第一个,我们一定要支持一批重大专项,要进行持续的基础研究的支持。第二个我们希望开展一些重大的装置建设,比如说我们西安交通大学的能源有序转化中心、Z箍缩及应用、超精密跨尺度基标准及溯源设施;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磁空间感知重大设施,西北工业大学深海环境模拟设施,以及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阿秒光源等等一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我们的基础研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第三个我们希望开展一些交叉研究进行布局,这样提高我们省的创新能力。谢谢。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您,接下来是互动环节,哪位朋友对《实施意见》还有疑问,可以举手示意,来第一位朋友。

科技日报:

大家上午好,我是科技日报记者,我想问兰厅长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省在基础研究国际合作这方面的开展情况,第二是如何发挥这方面的优势,谢谢。

兰新哲:

我省在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方面应该说活动比较活跃,成果积累很多,团队也很强。我们实际上有百余高校、千余家研究院所、上万家的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国际科技合作,我们有国家级的国际合作基地24个,这个排在全国的前8,我们还有89个省级的国际合作基地,这些是我们省内进行国际合作的领跑单位,他们发挥了很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比如说我们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与国际上超导研究优势单位合作,研发出了性能最好的低温超导材料,成功的用在了国际“ITER”计划,也就是小太阳计划,这个也是重大的科学工程。我们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团队与剑桥大学的团队合作,发现了早期生命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这个成果英国的自然杂志作为封面成果发布,这是在前沿方面有标志性的成果。也就是说我们省的国际合作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其他的成果也层出不穷,在这儿不列举了。

对下一步我们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一带一路”对我们陕西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建设“一带一路”的创新中心,所以这些机会、这些规划、这些目标是我们在新的时代进行国际合作新的目标、高的起点,同时也能够发挥我们原有的优势,做出新的成果。具体讲我们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继续支持鼓励我们的科学家和团队来积极的参与国际的大科学计划,装置大科学工程,能够为国家战略贡献我们陕西的力量。第二我们要把陕西的力量整合起来,使我们陕西科技与国际对接,鼓励大家进一步来申报国家的重大项目,建设国家的平台,同时我们要实施我们陕西加强国际合作的行动计划,也就是我们的“一带一路”创新计划,这个计划将会从国家层面去争取,从我们省上层面加大投入,统筹资源,我们整个团队和相关单位产学研的单位方面也能够把大家的需求集中起来,这样的话形成合力,达到我们相应的目的,也就是多建平台,建好平台,多设项目,设好项目,最后解决我们急需的问题。第三就是我们要高度重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以及要建设我们“一带一路”的人才高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真正使我们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为我们陕西服务,也要为全国服务,为世界服务,谢谢。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您,来,第二位朋友。

陕西广播电视台:

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我们在采访中也会经常听到有些科研人员反映,就是说现在做课题或者申请项目,有时候需要填写很多程序性的表格,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占了大量的精力。我想问一下吕处长,我省在这方面有没有考虑为科研人员在这些方面来"减负",谢谢。

吕永卫:

好的,谢谢广播电视台的记者。省科技厅在为科研人员减负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改革。主要体现在申报环节上推行电子签章,实行CA认证,取消了省级推荐部门,减少了中间环节。在申报材料上取消项目申报经费预算,取消重点项目查询报告,精简合并各类报表,实行无纸化申报。在评审方式上推行网络评审,视频答辩,在每个设区市设立视频答辩室,方便申报人员就近答辩,从而实现让信息多跑路,人员少跑路。在阶梯验收上我们规范科研项目财务审计,公开审计机构,规范审计报告的格式内容,就地就近开展审计,同时我们合并技术验收与财务验收,只做一次综合绩效评价,谢谢。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来,第三位朋友。

陕西日报:

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日报的记者,我想问马处长,有一个问题就是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是优化基础科学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的重要一环。当前学术造假事件频发,我省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杜绝学术造假?谢谢。

马云:

好的,非常感谢陕西日报对我们科技工作的支持。大家知道,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离开了科研诚信,创新就会受到质疑。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目前我们省上正在着手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我们具体将从健全我们的科研诚信工作体系,还有完善我们科研诚信的工作机制、加强科研活动的全过程科研管理这些方面提出具体的举措。在实际操作环节,我们正在建立一个科研诚信的协同高效的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上我们将实现科研记录的终身积分制度,在这个积分制度之下,我们实现资源的共用共享,也就是说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将会实现失信联网、失信积累的这样一个效果。通过这种举措,我们来规范和限制在科研诚信当中失信的项目成员单位、个人还有机构,从而在我们省上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谢谢。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从目前的这个发展趋势来看,哪个国家掌握了核心科技、引领了核心科技就会变得更加强大,所以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和投向基础科学研究,让科学、让科技睁大探索的双眼,从而带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感谢几位的深入解读,谢谢现场朋友的积极参与,感谢大家,下期再见。


文字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