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践行三严三实,推进依法行政”专题访谈第四十六期——榆林市发改委
嘉宾
杨扬 榆林市发改委总工程师
时间
2015-12-16
简介
榆林市发改委杨总就“践行三严三实,推进依法行政”专题活动相关工作与网友在线交流。
访谈图片
文字实录
  •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榆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石鑫磊。今天我们请来了榆林市发改委总工程师杨扬同志,为大家介绍我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情况。杨总,您好,欢迎您!

  • [嘉宾]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 [主持人] :首先呢,想请您对我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开展的大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便于我们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去理解。

  • [嘉宾] :好的。我国城乡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 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制定,由于各规划编制、实施主管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存在时效问题,另一方面仅限于事务性的协调,使得 “多规”各自为政,极易出现空间使用重叠、交叉甚至冲突的情况,也导致了空间布局的随意性。就拿榆林来说,目前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差异图斑达15万 块,林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的仅有40%。“不同部门之间的规划‘打架’,造成资源浪费问题突出,是规划行业公认的顽疾。”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业 界对规划打架问题的关注早就有了,一些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因为每个部门规划后面都有国家部委文件或者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地方政府虽深受其 苦,但也不敢明确表态,地方想探索解决也都是不声不响地进行。
    针对这一问题,去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寄望通过开展试 点工作,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的具体思路,研究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多规合一”试点方案。同 时,探索完善市县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相关规划衔接协调机制。本次“多规合一”试点,四部委共在全国选取了28个试点市县。其中,我们榆林市是陕西唯一入 选的地级市,也是所有试点市县里国土面积最大的地区。

  • [主持人] :这样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接下来呢,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市近期在“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面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进展如何呢?

  • [嘉宾] :好的。就工作进展情况我做一个介绍。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的。
    一方面全面完成了“四个一”的试点成果。9月18日省委省政府专题听取了我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汇报,根据会议精神,在吸收省直部门意见的 基础上,充分体现“大美榆林”、更加关注产业转型、紧密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试点成果。9月底,市政府以正式文件上报了我市“多规合 一”试点成果。“一本规划”:即《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2015-2030年)》。规划提出了“一主三副多点、一轴一带三区”的国土开发格局和“三廊 —三带—四片—多点”的国土保护格局,在“一张图”基础上划定了生态、农业、城镇“三生”空间,到2030年,全市生态空间占到全市国土空间面积的 47.93%,农业空间占48.27%,城镇空间占3.8%。“一个平台”:即基于“一张图”的“多规合一”业务平台。其中“一张图”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 19051km2,基本农田保护红线8751km2,文物紫线范围64.24km2,城镇开发边界547km2(2020年控制在487km2),产业 开发边界851km2(2020年控制在667km2)、采矿开发边界226km2(2020年控制在215km2)、村庄及其他开发边界 882km2(2020年控制在886km2)。业务平台一期工程实现了成果展示、信息查询、项目管理、数据质量检查、多规冲突分析、数据共享和交换、统 计汇总分析、控制线检测、项目辅助选址、项目库管理等功能。“一套机制”:即形成《榆林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构建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龙头、国土空 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市级规划体系。成立高规格的市规划委员会,对规划实行全过程管理。办法特别构建了利用“多规合一”“一张图”成果和业务平 台进行规划衔接的新机制,确保规划的协同性,解决规划冲突打架的问题。“一批建议”:我市形成的建议主要有“多规合一”试点成果法定化、空间规划、深化改 革、矿业权设置等方面建议。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家试点的身份和成果,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大“多规合一”工作推进力度, 在基本完成试点任务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更广深度改革创新,近期重点在规划体制、审批体制、成果应用、法定探索等方面率先突破。一是顶层设计、稳步推 进,集中精力加快试点成果应用。印发施行规划管理办法,实现投资项目并联审批试运行,加快研究制定“一张图”控制线管控办法。二是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研 究探索试点深化工作。启动“多规合一”控制线地方立法、空间规划地方立法、市县规划体制构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前布局,保持国家试点 的先发优势。三是要强化学习、加大宣传,凝聚“多规合一”应用的共识。市政协、市人大先后专题听取“多规合一”工作汇报,征询意见,协商讨论,集思广益。

  • [主持人] :可以看出,我市在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面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采取了这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想必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能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吗?

  • [嘉宾] :好的。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在各县区、各部门的倾力配合下我市“多规合一”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各项工作引向深入,取得了大量成果,试点效果显著。
    从小处说,协调了大量的多规矛盾,破解了用地指标不足、林地土地冲突等瓶颈,解决了历史形成、法规打架、规划混乱的难题。从大处看,吃清了市 情,摸清了家底,理清了思路,形成了规划立市的共识,绘就了多规一致、多规共遵的市域大比例尺一张图,形成了“一张蓝图”,解决了单规不科学、多规不协同 的难题。从长远讲,市委、市政府将“多规合一”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的破题之举,优化了发展理念,提升了发展水平,为全市下一阶段提质增效、转 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除此以外,“多规合一”工作还强化了“三个理念”、提升了“三种能力”。强化了“三个理念”:一是强化了生态优先的理念。突出生态 脆弱地区的特点,以生态定格局,所有规划均让位于生态红线,高于国家标准划定生态红线,强化了水资源对榆林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划定了占到市域总面积 24.7%的水源涵养区。“多规合一”不仅划定了生态管控的范围、措施和原则,更重要的是倒逼我们探索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型城市如何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 下,合理确定资源开发强度和时序,科学处理地上地下的矛盾,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坚持生态优先对于榆林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强化了集约节约的理念。 坚持底线思维,摒弃盲目求大、盲目扩张的传统思维,这是“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对我们以往发展模式的一次重要矫正。我们在“多规合一”中核减县区规划人口规 模150万人,中心城区“一城五区”调整为“一城四区”,压缩开发边界20km2,砍掉产业园区12个、100km2。三是强化了久久为功的理念。通 过“多规合一”试点,让大家认识到久久为功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重要性。提升了“三种能力”:一是统筹全域的能力有了明显提 升。坚持市域一体的原则,科学妥协了各方利益和多方诉求,按照市县“多上多下”的方式,统一完成了市县共享共用的市域“一张图”和“多规合一”业务平台, 市、县“多规合一”工作政令畅通、无缝衔接。二是创新工作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实践形成的“多规合一”技术导则、工作模式等都是创新之举。比如林业部门突 破条条框框、实事求是退出林地,发改部门调整“十三五”规划编制体例,国土部门编制空间规划确定市域空间布局,规划部门创新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思路,环保、 水务部门超前研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文物部门首次划定文物紫线,交通、电力、能源等部门首次将基础设施规划落到1:1万的一张图上,都体现了大胆创新、敢 于突破的工作精神。三是优质服务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多规不打架,实现并联审批,提高政府决策质量、服务效率,治理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在这一点上,全 市上下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一亩三分地”的意识淡化了,部门行政审批管理的色彩不浓了,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的自觉性提高了。

  • [主持人] :好的。经过杨总详细的讲解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到“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那么,接下来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工作推进中所遇到的问题吗?

  • [嘉宾] :目前,“多规合一”后续工作的确遇到一些问题,需要中省协调解决。
    一是试点成果法定化问题。“多规合一”试点成果是经过市县、部门反复衔接、科学妥协、共同认可的结果,特别是“一张图”落实到了空间、定位到 了坐标,真正使得多规消除冲突、衔接一致,来之不易,不用则废,需要法定认可。二是地上地下矛盾问题。地上与地下特别是采煤与保水矛盾,是此次我市“多规 合一”试点显现的一大特点,在资源型地区具有普遍性。长此下去将进一步造成我市水资源短缺和影响沙生植物生长,如造成沙生植物大面积死亡,必将会带来一系 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建议中省开展采煤影响地下水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与一级和二级水源保护地重叠的矿业权提出退出补偿或保护性开采的技术要求。三是土 规和林规的问题。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加之认定之初存在部分错误,协调土规林规矛盾成为榆林“多规合一”的一项重要工作。四是深化试点工作问题。我市十分珍 惜这次试点机会,在加快完成试点任务的同时,已经提前启动试点后续工作,“多规合一”最艰巨的工作是成果应用,涉及到改革项目审批制度等深层次问题。

  •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杨总详细的解答,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我市在“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面的情况。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杨总的到来,观众朋友们,再见!

  • [嘉宾] :再见!



文字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