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榆林市榆阳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今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持续放缓、投资动能持续减弱的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锐意进取、精准施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齐心协力抓落实,全力以赴推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追赶超越”,全区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8亿元,占年计划任务610亿元的46%,进度高于去年同期8.3个百分点;可比价同比增长8%,高出追赶超越半年考核任务(增长7%)1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7亿元,占年计划任务290亿元的34.7%,进度高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4.4%,高于去年同期47.7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亿元,占年计划任务135亿元的48.3%,进度高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2.5%,高于去年同期11.2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54亿元,占年计划任务22.65亿元的73%,进度高于去年同期32.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6.8%,高于去年同期76.5个百分点;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6元,占年计划任务33700元的48.8%,进度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5%,高于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31元,占年计划任务13000元的53.3%,进度高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2%,高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列北六县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市第一;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位居全市第二。总体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在增长速度、完成进度上均好于去年同期,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了“双过半”,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任务。

(一)坚持科技支撑,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农业增加值6.6亿元,占年计划任务30亿元的22%,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7个百分点。一是注重大思路、大规划引领。制定出台了《榆阳区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榆阳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全区“三农”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二是注重特色化、产业化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减玉米、扩土豆、优果菜、精杂粮、强富硒”的种植业发展思路,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5万亩,其中玉米50万亩、马铃薯30万亩、小杂粮15万亩、富硒作物5000亩。按照“减量增效”的总体要求,狠抓畜禽养殖和人工种草,羊子饲养量达到226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108.6万头,人工种草20万亩。三是注重科技化、机械化支撑。上半年,建成10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立种养殖、加工等科研示范基地30多个,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7%。

(二)坚持高端引领,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区120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86.6亿元,占年计划任务640亿元的44.8%,同比增长38.6%;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0.41亿元,占年计划任务290亿元的48.4%,同比增长5.3%。主要工业品产量5增6降,其中洗煤产量达到425.7万吨,同比增长37.7%;兰炭17.4万吨,同比增长54%;水泥19.4万吨,同比增长35.8%;天然气12.1亿方,同比增长0.7%;煤制油26.5万吨,同比增长9.6%;原煤产量达到2938.2万吨,同比下降1.6%;发电量10.5亿度,同比下降3.9%;甲醇33万吨,同比下降4.9%;铝锭31.1万吨,同比下降1.6%;原盐56.6万吨,同比下降5.7%;电石2.1万吨,同比下降39.8%。

(三)坚持重点培育,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4.69亿元,占年计划任务245亿元的50.9%,同比增长12.6%。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141.8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5%。一是提升文化旅游活动内涵。上半年,成功组织了杏树文化节、黄崖窑油菜花节、青云山宗教民俗文化节和马铃薯赏花节等活动,区文工团坚持每周五举办一场“榆阳小剧场”表演。全区累计接待游客272万人次,增长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亿元,增长36%。二是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全区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达到585户,网上营业额达到3.5亿元,陕北优选、农商一号等本地电商平台已入驻商户30多户,上线产品200多种。国家级无车承运人试点货达网络煤炭信息平台注册车主达到3万多人,日均成交300多车次,营业额突破4000万元。九旭快递物流园区正式投入运营,现已入住申通、顺丰等14家品牌快递企业,货物周转量达到220多万件。快递注册企业达到24户,服务网点增加到96个,快递周转量达千万件以上。三是传统服务业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分别实现销售额151亿元、23亿元、2亿元和0.7亿元,同比增长58.6%、29.1%、9.3%和6.1%,房地产销售面积达到1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

(四)坚持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7年,全区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92个,总投资3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0亿元。上半年,92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56个,开(复)工率61%,完成投资41.4亿元,占年计划任务的37.6%,其中:31个续建项目30个复工建设,完成投资29.7亿元;61个新建项目31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1.7亿元。总体来看,续建项目的开(复)工率(96.7%)和投资进度(81.3%)均好于去年同期(82%、56%)。其中袁大滩煤矿及公租房、榆能热电联产等16个项目已基本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未来能化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郭家滩煤炭清洁转化等13个重大前期项目有序推进。在项目推进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措施:一是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实现了手续齐全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3个工作日内办结、政府投资项目审批1周内办结。二是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管理调度。对92个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和服务,召开了重点项目推进会6次、调度会5次、现场协调会10次,集中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严厉打击非法阻工、抢种抢栽等行为,确保施工环境顺畅。四是策划储备了高端能化、现代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亿元以上项目12个;策划包装了PPP项目13个。五是在西安成功举办了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邀请知名企业客商180人,对接洽谈意向企业36家,签约项目20个,引资额达330亿元。

(五)坚持共建共享,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上半年,教育方面,青云小学、巴拉素幼儿园等11个农村校建项目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建成。文化方面,投资544.3万元用于乡镇村文化广场建设、设备器材购置;累计送戏下乡60多场,赠送图书、信息资料500多册(份)。卫生方面,星元医院扩建项目正在进行医技楼、教学科研楼建设,乡镇中心卫生改建项目进展顺利。道路建设方面,G210国道郭家伙场至陕蒙界改建工程完成了80%的工程量,302省道小纪汗至陕蒙界改建项目开工建设,通村道路进展顺利。脱贫攻坚及易地移民搬迁方面,累计投入1.38亿元,对2372户4267个贫困人口进行重点扶持,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易地移民搬迁方面今年10户33人计划搬迁任务中3户12人搬迁对象安置房主体完工,7户21人搬迁对象安置房开工建设,预计10月底全部建成。住房保障方面,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汽车园区公租房项目室外绿化、硬化及管网建设基本完成;191户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下达各乡镇(办事处),正在组织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400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万人次,城乡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任务完成率均达到100%。

(六)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上半年新增造林面积5.33万亩,义务植树170万株,完成了长城沿线及生态文化旅游线路500米范围内核桃、山楂、山地苹果、鲜食杏等特色经济林果基地建设2000亩,打造了杭庄和前湾滩两个百亩特色林果基地。二是强化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水源地保护治理不断加强,红石峡、尤家峁、普惠泉、榆阳泉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火电、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防治进一步强化,10家火电企业的22台机组16台建成完善了相应的脱硫脱硝污染减排设施,6台机组已关停。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更加完善,68家单位的固体废物网上申报登记完成,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4816吨。上半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36天。三是强化节能降耗管理。上半年,摸排巡查了28户全区能耗在线监测管理重点企业,对129个项目进行了节能审查。

(七)坚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一是赵家峁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揭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标杆和典范。在马合、岔河则等4个乡镇、5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试点开展“一户一田制”改革,共整合耕地22400多亩,基本实现一户居民耕种一块田。二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管理新规,从今年4月8日起,备案项目在符合产业政策、相关建设规划的前提下,企业按要求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进行申报,即视为项目备案,除工艺技术涉及重大环保、节能、生态安全的项目外,一律不要求企业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是全面推行了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备案)制度,由发改、国土、住建、环保、水务5个部门并联审批,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上半年,网上并联审批平台审批(备案)项目129个。四是对《榆阳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补充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方案审查、工程变更的审批权限和程序。五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全面实施,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平均降低20%、检验类项目平均降低12%。六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制订了《榆阳区中小学发展共同体建设方案》,全面推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积极构建“互联网+教学”新模式,设立了“名师专递课堂”、“远程互助课堂”。七是全面推行企业网上登记注册工作,上半年网上登记2429户,发放“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742张、“两证整合”营业执照1870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显。八是开展了用电大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工作。上半年,为金鸡滩煤矿、圆恒能源等8户用电企业争取到直供电指标1.1亿度。二、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针对上半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下半年,区政府将按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干劲不松”的总体要求,以稳增长、促投资、推改革为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措施、精准施策,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计划指标任务。

(一)狠抓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好中省市稳增长政策措施,制定出台《榆阳区2017年工业促投资稳增长实施方案》;安排一定专项资金,对产能释放、技术改造、品牌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企业进行奖补扶持;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发挥榆正融资担保公司作用,鼓励企业上市经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二是抓好稳产达效。严格落实月分析、季调度工作机制,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跟踪分析,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释放产能。抓好未来煤制油一期、陕煤50万吨/年低阶煤国富炉热解、神树畔120万吨/洗煤厂等已建成项目达产达效;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榆神热电联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项目如期投产投运。三是积极开拓市场。鼓励企业通过市场促销、采购促销、展会促销、网上促销等方式,加大产品市场销售。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至少组织开展各类产品促销活动10场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二) 狠抓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狠抓农业生产。切实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和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农资供给,强化田间管理,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力争全年粮食产量突破5.2亿斤,羊子饲养量达到230万只,生猪饲养量保持在105万头以上。二是夯实农业基础。治理水土流失121平方公里,治理河堤6.5公里。新建、改扩建农村饮水工程25处,解决1.5万人的饮水问题,加快红石峡、尤家峁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三是创新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制定出台《榆阳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奖补办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积极争取中省市资金支持,启动建设“十镇百村”示范项目。四是提升科技水平。充分发挥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龙头作用,建设农业新科技研发、良种基因技术、全粉加工示范、小杂粮新品种繁育、生态观光农业等示范项目。补贴农机具2100台件,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

(三)狠抓第三产业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逐步完善“中国美丽田园”基础设施,推动黑龙潭景区创建国家AAAA景区,加快推进民歌博物馆、青云山、建安堡、黄土地质公园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组织好大美榆阳杏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不断扩大文化旅游对外影响力。发展培育特色美食街区、文化小剧场、民宿客栈、夜间实景演出等新业态,推进文化旅游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二是促进传统商贸业提升。鼓励社会资本改造现有场所兴办商贸集聚区,支持各类商贸企业以连锁、代理、配送等形式进驻社区,扩大消费市场。启动建设轻工产业园,加强“陕北大大”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策划包装,大力支持服装制衣、毛绒梳理、酿酒、豆制品等传统轻工业向集团化、品牌化迈进。三是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以东沙新区、芹河新区两大城市组团和重点镇为承载,大力发展高端商务、体育运动、健康养老、文化创意、家政服务等新兴业态。扩大陕北优选、京东榆林馆、榆林大才等本地电商平台规模,加快小壕兔等10个农村电商扶贫合作点建设进度,促进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实质性启动建设李宁体育运动园,力促三科控股农商城和北京网库榆林特色产业电商基地等项目及早落地建设。

(四)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一是抓项目调度。将重点项目分门别类,安排专人跟踪服务,每半个月梳理一次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限期解决。二是抓手续办理。加快前期项目的手续办理,确保项目手续办理在区级层面不误时、不误事;需上级审批的项目,积极做好协调对接。三是抓项目推进。对目前推进较为缓慢的项目,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按计划迎头赶上。四是抓项目融资。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促成银企合作,有效化解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五是抓环境保障。集中开展一次项目施工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全力协调解决项目阻工问题。六是抓督查问责。对因主观原因在规定期限内未开(复)工的企业投资项目负责人进行约谈;9月份仍未开(复)工的,启动退出机制,下年度不再列入重点项目计划盘子。对因主观原因在规定期限内未开工的政府投资项目,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对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9月底仍未开工的,调整年初投资计划,原则上下年度不再安排。七是抓项目策划。重点策划储备一批投资在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一批中央预算内项目和一批PPP项目。

(五)狠抓民生工程,增进人民福祉。教育方面,加快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等12个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建成投用。卫生方面,全力推进星元医院扩建项目建设进度,维护和更新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推行星元医院与金鸡滩卫生院等4个紧密型管理模式,负责两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全面推行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签约服务模式。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力争就业率达到90%以上;加快推进就业创业脱贫工程,力争使395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逐步推动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发展。文化方面,积极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下半年,组织开展“戏剧、图书、电影”三下乡活动,放映电影不少于2300场次,加快电视传输质量提升,力争实现数字微波全部平移。城乡建设方面,加快100个农电网改造项目施工进度,确保年内竣工投用。加快210国道郭家伙场至陕蒙界、榆乌路、刀红路、榆可路及70公里通村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大对金鸡滩、麻黄梁等6个重点集镇投资力度,逐步完善重点集镇道路、管网、绿化、亮化、沿街商铺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21个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榆溪河流域镇村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直排口治理工程。脱贫攻坚方面,强化产业扶贫,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生产、股权合作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加快马合等7个乡镇光伏扶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尽早建成;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力争年底前资金使用率达到60%以上,放贷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年11个贫困村、1100个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摘帽。

(六)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和谐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经济林,新增大扁杏产业基地5000亩,巩固提升长柄扁桃丰产园5000亩、沙棘丰产园1万亩,试验示范栽植大果榛子、山地苹果等经济林2500亩。二是切实强化环保执法力度。对无定河、榆溪河流域、园区矿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化工、火电等行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从严预防、源头控制,切实消除环境风险隐患。三是强化节能降耗管理。推进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产业发展,推广高效锅炉窑炉、余热余压利用、新型节能建材等节能环保技术及设备应用,全面推动工业、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和商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力争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下降3.5%。

(七)狠抓重点领域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是落实中省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全面开展企业降本增效活动,阶段性降低“五险一金”费率,取消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网上并联审批,逐步将审批事项向政务大厅集中,加快项目管理方式从注重事前审批向重视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切实提高服务效能。三是围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定期出台鼓励民营企业投资产业目录,在产业政策、产业规划和项目准入上为民营企业留出空间。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总结推广赵家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马合、岔河则、孟家湾、小纪汗等乡镇“一户一田制”改革成功经验,全面有序推开。五是狠抓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制定出台《榆阳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榆阳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榆阳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利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建立2A级以上授信的融资平台,通过信托融资、企业债券等新型融资模式,为园区、景区、重点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发挥政府主导的榆正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充分发挥好“助保贷”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撬动作用。设立上市企业后备库,努力扶持企业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