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榆林市榆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榆阳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西部经济强区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部分 “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环境分析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榆阳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按照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榆阳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基础先行、项目支撑、园区引领、民生拉动”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大区、能化工业强区、三产服务优区、文明和谐名区,开创性地实施了“一区六园”,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严峻考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市委、市政府“五年任务三年完,经济总量翻一番”的目标要求,超额完成了 “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十一五”时期成为榆阳区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为“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9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完成“十一五”任务的171.7%,按名义增长计算,年均增长26.2%,人均GDP达到5938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50.2亿元,是“十五”末的12.2倍,完成“十一五”任务的173%,年均增长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4亿元,是“十五”末的5.5倍,完成“十一五”任务的162%,年均增长4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68元,是“十五”末的2.9倍,完成“十一五”任务的125.8%,年均增长2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5元,是“十五”末的2.8倍,完成“十一五”任务的127%,年均增长22.6%。2008、2009年,连续两年在全省24个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中综合排名第十一位,2010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市第三,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4.2%。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

大力实施“产业化带动”战略,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主导,稳步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之比调整为5.5:55.1:39.4,初步形成了以二、三产为主导,第一产业稳步增长的发展格局。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各项“三农”政策,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四化”进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201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3.3亿元,是2005年8.22亿元的2.8倍,年均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5元,较“十五”末净增4224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92元。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77.3万亩,粮食总产量5.17亿斤。羊子、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195.5万只、137万头,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玉米种植面积35万亩,薯类种植面积17.9万亩,豆类种植面积11.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3万亩。建成麻生00示范养猪、寺伙沟四季农业、黄家圪崂平山造田、十八墩搬迁新建、什拉滩专业运输和闹牛海则民居环境等15个新农村示范村。建成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14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43个,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站257个。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设扶贫重点村180个,脱贫人口6万,脱贫率达到81%;新修改造基本农田3.84万亩,新建淤地坝332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5.1平方公里,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80处,解决了18.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已达50%以上;实施农村户用沼气“一池三改”8000口;农机拥有量7.4万台(件),总动力预计达到30万千瓦,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43%,较“十五”末增长5%;率先在全市实施了“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完成了10个乡镇120个行政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65%的村通油路。

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按照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三个转化”要求和“园区引领、项目支撑”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大园区承载、大项目带动战略,形成了以资源开采为基础,以资源转化为支柱、以“一区六园”为载体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五”末的20家发展到61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0.6亿元,是“十五”末的5.3倍,年均增长39.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28.4 %提高至49.3%,达到122.8亿元,是“十五”末的5.6倍,年均增长40.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煤炭2687万吨、甲醇74万吨、原盐21万吨、天然气48亿立方米、焦炭50万吨、发电量22亿度,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

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塞北、万象、聚能等三个物流中心建成投运;西北最大的榆林汽车贸易中心规划筹建;文化旅游、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社区服务、批发零售、连锁经营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 “农家乐”、信息服务、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持续增加。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亿元,是“十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长23.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9.4%。

(三)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一区六园”建设全面推开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2.7亿元,是“十五”总和的4.4倍,其中区本级完成215亿元,是“十五”总和的4.7倍。相继建成了800万吨榆树湾、300万吨中能、120万吨薛庙滩煤矿,兖州煤业一期60万吨甲醇,基泰、北郊150兆瓦电厂,同达、三江、煤炭科技、瑞森煤化278万吨兰炭等一大批能化工业企业。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完成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建成入区道路、信息中心大楼、现代化育苗中心、日光温室等基础项目,引进了雨润150万头生猪、沙鹰140万只蛋鸡等36个项目。麻黄梁工业园,建成52公里园区路网和9公里输水管网,启动污水处理厂、铁路连接线和天然气管网连接工程,陕煤50万吨煤焦油加氢、东方3.5万台专用汽车、亚泰100万吨水泥等9个项目入园建成。大河塔化工园,先后上马了60万吨煤制甲醇、220万吨兰炭、20万吨碳酸二甲酯等9个项目。金鸡滩有色新材料产业园,上马了60万吨铝镁合金、800万吨煤矿等5个项目。鱼河盐化工园,中盐60万吨盐化项目入园在建。榆林新能源产业园,完成园区规划编制和评审论证,完成测风、测光等前期工作,华阳、中广核、华电等7家企业达成意向入园。西红墩化工园,兖矿100万吨煤制油项目入园奠基, 500万吨芳烃(MTA)项目意向入园。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民营经济迅猛发展

坚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改革开放的生命线工程,牢固树立“以大开放促大招商,以大招商促大发展”的理念,立足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参加了西洽会、宁洽会、煤博会、农高会、民商会等大型投资贸易洽谈活动,重点依托“一区六园”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五年累计签订合同、协议项目39个,引资总额921.7亿元,其中到位资金160多亿元。兖矿、华电、有色、中盐、华能、雨润等国内知名企业集团来区投资创业。全面完成了34户国有企业改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困扰政府多年的皮革总厂、地毯厂、造纸厂等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十一五”末,全区中小企业户数达890户,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45户,个体工商户12226户;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7亿元,占到全区GDP的比重达到47%。

(五)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城市面貌明显改善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科学编制《榆阳区城镇建设体系规划》和《榆阳区村庄布局规划(2007-2020年)》,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率分别达到100%和50%,规划编制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0.3亿元,硬化街道180公里,铺设排水排污管道110公里,道路绿化15.4万平方米,建成商业门市、居民住宅7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31.2平方米。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43%。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十一五”末,全区境内共形成铁路总里程110公里,高速公路144公里;建成通乡油路467公里,通村公路985公里;砂砾石路715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65%的村道油路。五年累计完成国、省、区、乡、村油(水泥)路1859公里,公路密度达26.4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干,国、省道公路为支线,区、乡公路为辅线的四通八达交通网络。水源供给有效保障。完成了中营盘水库、石峁水库、河口水库等三座水库和十八墩、塌崖畔等四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先后建成了李家梁、香水供水工程,全区新增供水能力3700万立方米,启动了王圪堵水库供水工程,年总供水量可达1.9亿立方米。生态植被明显改善。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工程、“千村万户”绿化工程,先后完成植树造林共计166万亩,造林保存面积480万亩,林木(草)覆盖率达到45.4%,位居全市之首。创卫”工作圆满完成。顺利建成省级卫生城市,全面启动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城郊重点镇和国道沿线9个乡镇纳入“双创”榆林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336天。节能减排深入推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改变过去低、粗、小、全的生产模式,对60万吨以下兰炭生产企业和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关停取缔,共关闭“五小”企业17户。上河电厂、基泰阳光电厂均已建成脱硫设施且运行正常。建立了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成了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十一五”末, 全区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到2.056吨标准煤,二氧化硫排放量23836吨,化学需氧量排放2900吨,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控制指标。

(六)民生工程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建成全省最大、全国领先的三期71万平方米5656套经济适用住房和4万平方米618套一期廉租房,解决了6000多户居民的住房困难;启动建设了48万平方米四期经济适用住房和二期廉租房,累计可解决10000多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建成国内领先、全省一流的养老服务中心,可提供1600个床位供老年人颐养天年。启动特殊教育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人力资源市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6个社会事业项目。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累计投入科技“三项费”5000万元,是“十五”期间的15倍,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各行业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获得科技成果奖20项,申请专利140件,科技成果数和申请专利数均居全市各县(区)第一位。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五年来,累计投资4.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城区五中、七中、十二中等7所中小学校,启动了市一中迁建工程和十一小、十二小7所中小学校建设,有效缓解了城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难的问题;通过公开招考,每年选聘220名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各学校任教;学校管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区高考二本上线人连年保持全市第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成了220个村级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建成了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全了覆盖城、乡、村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并实现了网络信息一体化管理;启动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2%,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业工作得到加强。设立了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开展了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62人,为757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92万元。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员1.05万人,48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2200名大学生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2%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启动实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推开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居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0年底,“五项” 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7万人,纳入城乡低保达到2.9万户5.5万人。文化体育事业长足发展。五年来,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项;基本建立了区、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成功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百场舞台千场电影放映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成了110个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站点,累计举办广场文艺活动1360场。送戏下乡2400多场,电影下乡3000多场,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体生活。

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阶段特征

总体判断,“十二五”时期榆阳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转型和跨越的总体特征,是我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经济总量持续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具体看,一是综合实力上升期。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传统能源化工产业竞争优势明显,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投资继续大幅增长,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全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将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DP和综合实力将会大幅上升。二是发展方式转型期。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主线,榆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亟待解决,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格局需要根本改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十二五”时期,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资源驱动型向集约型、创新驱动型转变,产业结构由资源依赖型向产业多元型转变。三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城乡发展的不协调现象将会进一步增多,利益分配矛盾、土地供求矛盾、贫富差距矛盾等社会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新旧矛盾必然交织多发,成为“十二五”时期必须面对和有效化解的重大问题。四是城乡统筹攻坚期。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是“十二五”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当前榆阳南北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仍在拉大,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城镇化率水平较低,配套改革措施尚未全部到位,距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统筹城乡进入了攻坚阶段。五是环境约束突破期。榆阳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时兼顾的难度很大;能源化工基地重大项目环境容量刚性增长明显,环境容量严重不足;水资源短缺,“十二五”后期用水必须调水解决,全区资源约束日益突出,水、生态、环境容量等面临长期偏紧的严峻局面。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突破环境容量限制,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二)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从国内外大环境来看,“十二五”时期,榆阳仍将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抢抓机时,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1、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带来的战略机遇

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将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新秩序,国际资本流动将再趋活跃,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将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长期来看全球化不仅不会倒退,还会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和平、发展、合作仍会是时代的主题。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交,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随着世界经济朝着有利于多极化方向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十二五”我国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而在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出现较大幅度调整的情况下,出口导向型将逐步向内需拉动型转变,中西部地区战略地位进一步上升,关中、天水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一起已成为西部大开发三大国家级重点经济区,陕西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占据了重要一席,迎来了历史上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快速推进,国内经济持续向好,特别是陕西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我区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可以预见,“十二五”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我区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2、国内能源供求紧张带来的市场机遇

全球油气资源日渐衰竭,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将快速增长,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将逐步回升,全球性能源供应紧张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高耗能的钢铁、电力、水泥、有色金属、塑料等工业消费的能源数量将持续增长,同时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住房面积的扩大将进一步改变能源需求结构,生活消费的能源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都对能源、化工产品产生巨额需求。据国内外多家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能源消耗将达到43-65亿吨标煤,而我国原煤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超过70%,这种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在化工产品方面,目前乙烯、丙烯、合成树脂、合成像胶等国内市场的满足率仅有46%、50%、49%、53%,合纤原料国内满足率也只有56%,而精细化工产品的国内满足率更低。预计未来10年国内化工产品需求仍保持6-8%平均增长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国内能源供应持续紧张的情况下,我国将深入实施能源安全战略,这为我区发挥能源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尝试转化、建设能源化工强区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

在深入实施新一轮西大开发战略的意见中,中央已经明确将陕甘宁经济区和呼包银榆经济区列为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榆林被确定纳入上述两个国家级经济区;同时,作为本世纪乃至下一个世纪我国能源发展格局中唯一可集中开发的国家特大级能源基地,宁东-鄂尔多斯-榆林能源化工金三角经济区也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已经全面启动了促进金三角经济区开发若干意见的起草工作;此外,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呼包鄂榆列为重点开发区域,涉及到包括我区在内的榆林北部六县(区)。数个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国家级区域规划交集于一市,这在国内还绝无仅有,榆林在全国的发展地位必将全面上升;同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榆阳提升发展地位、升级产业结构、增强发展能力、破解瓶颈制约、完善基础设施以及加快发展、持续跨越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4、中省高度关注支持带来的政策机遇

榆林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中、省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榆林视察,认为榆林“发展势头好,很有希望”,中组部李源潮部长要求榆林搞好“百年战略”研究。省委、省政府认为榆林是资源富集、产业聚集、企业云集的区域板块,是全省经济增长最快、持续性最强的地区,出台了专门支持榆林发展的10大类27条政策措施,下放审批权限,给予资金扶持,支持力度前所未所。同时,国家将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投资和优惠政策支持,特别是将加大对革命老区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些都为榆阳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从自身发展来看:

1、独特的区位优势。①榆阳区位居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②首府优势;③基础优势。

2、富集的资源优势。榆林是陕甘宁革命老区和陕北大型煤炭基地的核心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能源资源支撑区,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一道被称为能源化工“金三角”,是本世纪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供应基地。榆阳区地处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腹地,矿产资源富集,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为国内外所罕见,同时也是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区在国家能源资源开发及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3、自身发展的潜在积蓄优势。榆阳已经蓄积了巨大的发展后劲,形成了强大的转型势能:一是“一区六园一中心”格局基本形成,陕煤基泰、陕西有色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相继上马,全国第一家新能源重卡制造项目-陕汽东方5万台新能源专用车制造项目落户我区,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为我们打破煤化工一业独大格局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和物质基础;二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榆神、榆绥、榆佳高速,包延铁路复线、榆阳国际机场二期等陆空通道的相继建成,我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放大,榆阳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晋陕蒙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三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中省市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逐步落实,为我们持续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四是全国范围内的转型发展潮流,将带动环保、低碳产业的大发展,六大工业园区将集聚和承接更多新兴产业,我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机遇期。五是广大干部群众求发展、谋发展的热情前所未有,各地外商参与榆阳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人气支持。可以说,我区进一步大开发、大发展时机已经成熟,蓄势待发、转型跨越正当其时。

(三)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挑战

1、经济总量不大。“十一五”末,全区GDP总量为249亿元,虽然较“十五”末增长了3.2倍,但与全国、全省、全市发达县区相比,总量依然偏小。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有效解决总量偏小的矛盾,仍是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2、产业层次较低。工业结构单一,凸显一“煤”独大,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农业规模效应不足,品牌影响力小;传统服务业急待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轻重工业结构不尽合理,当前全区轻重工业之比为3:97,轻工业发展严重不足。如何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提升产业层次,走多元化发展路子,增强竞争力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3、农业基础设施仍然不牢。“十一五”期间,我区农业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不强,严重影响到农民持续增收。如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实现农民收入与GDP同步发展,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4、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卫生科技、文体等社会事业方面投入仍然不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教育、卫生等领域高端性人才严重不足。如何有效改善民生,实现共建共享仍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

5、资源和环境容量约束加剧。环境容量有限,承载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环境容量、水资源短缺等其他要素的矛盾日益凸显,制约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如何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矛盾,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三、“十二五”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区”这一奋斗目标,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规划的历史机遇,突出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以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为主题,以转型跨越为主线,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加快能源化工基地、新型能源产业基地、现代特色农牧业基地、装备制造服务基地、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六大建设,着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大区、能化工业强区、现代服务优区、和谐文明新区,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原则。始终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在保证发展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力争在未来发展中走在全省前列,跻身西部经济强区,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实现过于依赖矿产资源开发向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要充分依托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发展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发展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南北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制定和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和城乡经济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南北优势互补,城乡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民本民生为出发点,推动社会事业全面繁荣,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注重民主法制建设,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发展改革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全方位多区域合作,合理集聚调配资源要素,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要实现跨越式提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以上,力争突破700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2.8倍;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4.5%,达到150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6%,达到25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000亿元左右。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24个市辖区中进入前三位,在全市12个县区中进入前三位。

——城乡一体化要率先推进。抓紧编制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促进城镇体系更加合理,城乡、区域人均生活水平、公共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趋于协调,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十二五”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2%,全区总人口(常住人口)达到90万人左右,其中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市区人口)达到85万人左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90%,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3平方米。

——发展方式要率先转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项产业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体系初具规模,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1:45;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占到财政本级支出的2%以上;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保持在3:1以内;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科学编制生态环保治理规划,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工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采空区治理率达到90%以上。植树造林100万亩,人工种草7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147.2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提高到48%。煤炭、岩盐等优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煤炭回采率和就地转化率均有较大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单位GDP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按照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发展的要求,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分别达到40000元和15000元;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达到10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达到30.5万人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更加充分,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每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名,千人均病床数达到4.8张。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实现城乡低收入人群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6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以内。

第三部分 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四、“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继续加快产业发展,提升综合实力

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逐步改变原来“一煤独大”的产业现状,改变以资源采掘和销售为主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要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加快制定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全面提高资源转化率,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动力,有效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矛盾,真正实现高端低碳、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深度转化资源,打造高端低碳能化工业强区。坚持循环化、高端低碳化和多元化,加快推进“三个转化”,着力发展煤、电、气、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提高资源转化率,延长工业产业链;要依托六大工业园区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型产业,打造多元化产业集群。把循环经济作为基本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技术原则,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循环改造,严把新上项目循环经济门槛,实现从企业的小循环到行业中循环再到区域大循环的良性发展。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90亿元,年均增长21.7%,工业增加值达到310亿元,年均增长20.3%。

——稳步发展煤炭产业。以国家建设陕北大型煤炭基地为契机,加快区内煤炭资源整合,加大安全生产和技改投入,提高区属煤炭企业资源利用率,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东风、金牛、中能等21个现有煤矿的生产管理,加快120万吨麻黄梁,800万吨杭来湾,1000万吨小纪汗等13个煤矿建设,搞好金鸡滩、红石桥、西红墩等4个千万吨煤矿前期工作。通过资源整合,地方煤矿单井生产能力全部达到30万吨/年。对新建矿井和45万吨/年以上矿井全部实现综采和运输机械化。煤炭回采率达到75%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3032以下,预计2015年,原煤产量达到6000万吨,原煤就地转化率达到40%以上。

——加快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以“六大工业园区”为依托,加快推进“三个转化”, 积极发展石化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着力发展煤、电、气、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继续支持中石油和中石化在我区进行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 2015年天然气产量达到70亿立方米。电力方面: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项目和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加快麻黄梁工业园2×30万千瓦热电厂、有色5×33万千瓦、华电榆林2×100+2×100万千瓦电厂等建设,全力推进千万千瓦“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建设。加大“上大压小”力度,加快形成以煤电一体化、单机100万千瓦以上大型机组为主的现代化电源结构,形成5000万千瓦以上的现代化空冷电源规模。加快“西电东送”通道和特高压电网网架建设,提高电压等级和输送能力,实现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化工方面:坚持“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依托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形成以兰炭、电石、聚氯乙烯、金属镁为主要环节的煤-电-载能-聚氯乙烯、煤-兰炭-载能(金属镁)-化工(建材)、煤-煤焦油-燃料油、煤-甲醇-醇醚产品等四大循环产业链。力争建成二期年产180万吨甲醇、80万吨MTO、兖矿100万吨煤液化、云化绿能20万吨碳酸二甲酯、有色60万吨铝镁合金、陕煤基泰50万吨煤焦油加氢项目等。以鱼河盐化工业园为载体,依托丰富的岩盐资源,加快建设原盐开发及聚氯乙烯、氯碱、金属钠等盐化工项目。建成中盐12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启动实施年产240万吨的工业盐(卤水)项目,配套100万吨聚氯乙烯及一定规模的烧碱、纯碱、金属钠等盐化工产业链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集聚、相互关联、低碳发展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到2015年,煤制甲醇240万吨、煤制油100万吨、制盐140万吨、兰炭500万吨、天然气70亿立方米、发电量45亿度、水泥300万吨、焦油加工50万吨、多晶硅5000吨、铝镁合金60万吨。

——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榆阳区不仅拥有丰富的不可再生矿产资源,而且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风电等新型能源产业,走多元化路子,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快推动榆林小壕兔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完成园区规划审批,对意向入园的华阳、比亚迪、华电、大唐、中广核等7家太阳能光热、光伏、风电及生物质能发电企业,加快项目前期论证,及早启动华阳新能源发电公司投资的太阳能光热与生物质能互补示范电站等项目。在“十二五”期间,有3-5个企业落地投产。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积极推广农村新能源产业。

——全面振兴传统产业。抓紧研究制定传统优势产业振兴规划。全面振兴制药、白酒、造纸、建材、制革、纺织、服装、皮毛、地毯等传统产业,集中力量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竞争力较强的知名企业。大力培育“红柳”、“羊老大”、“七只羊”、“老榆林酒”、“榆林地毯”等产品成为中国名牌,打造1—2个全国知名品牌,着力培育几个上市企业,力争使轻工业在整个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5%,初步扭转“重工太重、轻工太轻”的现状。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进一步以提升产业层次,优化工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煤化工机械、汽车、农业机械、煤炭井下综采设备、新能源设备制造等。加快建设年产5万辆新能源专重卡汽车、生财农机制造项目。到2015年,装备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占到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

2、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打造绿色环保现代农业大区。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继续抓好陕北羊子、生猪、榆林薯业、小杂粮、大漠蔬菜、榆林种业、陕北杂果及大扁杏等特色产业,着力走好三条路径。一是以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为依托,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地方性名牌产品,走品牌化农业发展路子;二是以国家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为契机,加快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步伐,走规模化农业发展的路子;三是以提高科技含量为先导,加大设施农业、节约增效、绿色种养、农业机械、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技术的研发、创新、运用和推广力度,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走科技化发展路子。到201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其中,蔬菜生产面积稳定在6.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6亿斤;羊子饲养规模达到200万只,养猪达到167万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在北部草滩区和南部山区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植业方面,建成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大扁杏、蔬菜为主导的万亩粮蔬基地。养殖业方面,建成“百万只羊子”和“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以榆阳、牛家梁等城郊为中心,发展奶牛1万头,以榆阳、红石桥、上盐湾等川道地区为主,发展肉牛6万头;以210国道沿线的牛家梁、鱼河、金鸡梁、芹河等为主发展200万只笼养鸡,并逐步向周边农村适度发展。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特色农业基地规划布局,在产业发展上,加快建设百万头生猪、百万只羊子、百万亩粮蔬菜产业基地,在区域布局上,南部山区建立生态保障、小杂粮、大扁杏和劳务生产基地。使南部山区逐步成为一个天然生态屏障。同时在条件较好的村镇发展小杂粮、大扁杏等产业,并以劳务输出为补充,发展好南部山区农村经济;北部草滩区建立羊子、生猪、高产玉米、蔬菜基地种植;川道地区要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建设能化基地和城市居民服务的粮食蔬菜供应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转化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规范现有23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合理化运作模式,并新建成省级示范社50个,市级示范社100个;新发展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15个,区级龙头企业20个。深入推进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园区管理,建成雨润集团1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陕西大匠农科集团140万只蛋鸡养殖等项目,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撑。

——扎实推进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启动建设贫困山区板块扶贫、连片开发、统筹城乡发展项目区,覆盖行政村311个,其中贫困村155个,实施民政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覆盖总人口16.1万,其中贫困人口8.1万;移民搬迁贫困人口0.3万,“雨露计划”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0.3万,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相对贫困人口收入稳步增长。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体系,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贫困户户均输出1名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贫困区域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按照“民有、民管、民受益,乡服务”的互助资金管理模式,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基准互助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发展壮大村级互助资金,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借款服务,实现财政扶贫资金一次投入、多次周转、滚动发展,放大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的效益,形成长效机制。力争到“十二五”末,山区12个乡每乡建立1个互助资金合作社;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做好44个企业结对帮扶60个贫困村工作,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多方力量、多措并举的社会扶贫新格局。

继续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北部风沙草滩区12个乡镇42个行政村,以每年2万亩的规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覆盖1.3万户,总人口6.3万人。按照“国家引导、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机制,投入9960万元,率先成为陕北地区第一粮食主产县(区),为国家百万头生猪基地县和陕北白绒山羊基地县的农业现代化打下结实基础,为零散土地兑调集中经营、流转和实现机械化作业以及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强化农业营销。要给“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改造的农农店配备电脑并联网,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点,同时加强UNDP科技信息服务功能和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的科学规范运作,整合优化农产品的生产、信息、运输、销售和效益分析流程,改变原来各自为营、零零散散、无法形成规模优势的现状。要以榆林现代农业科技范区为平台,建设陕北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成为周边地区农产品的最大集散地,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做好设施配套,以此扩大农产品的流通半径,提升农产品品质;支持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的建立和扩张,以此整合区域农产品资源,突出产品特色和发挥规模经济,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影响力。

3、立足区情实际,打造晋陕宁蒙接壤区重要的三产服务优区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5%以上。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依托能源化工基地和中心城市以及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枢纽优势,启动建设榆林汽车贸易博览中心和现代农业物流以及塞北、航空、万象、亿德、三愚、聚能等物流中心项目,形成综合物流中心和专业物流中相结合,大型物流园区与小型集贸市场相结合的物流产业新格局。

——大力推动观光旅游业发展。以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为重点,提升旅游承载能力,积极开发具有大漠风光、黄土高原风光的生态旅游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草原文化旅游业,重点建设榆林小纪汗国家森林公园、大墩梁森林公园、草原民族文化村三个旅游景点,培育一批设施配套齐、品位质量高的具有显明陕北地方特色的“农家乐”旅游品牌。大力开发镇北台、红石峡、古城步行街、青云寺、黑龙滩、古长城遗址、木华藜墓等旅游资源。着力打造西部塞上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中心,把榆阳的旅游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精心打造陕北第一“汽车城”。整合榆林汽车市场资源,推进与汽车相关的服务产业集群化发展。投入资金3亿元,建成占地1万亩,集汽车展销、汽车美容、汽配汽修、汽车文化展示、产业配套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榆林汽车贸易博览中心项目,并同步引进工商、税务、银行、车管等机构,全方位提供购车、挂牌、休闲等一站式服务,使之成为榆林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散枢纽。

——积极支持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积极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村镇银行,健全农村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商务服务、房地产业、信息咨询、交通运输、科技服务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引导文化传媒、会展、法律、中介等其他新兴服务业健康发展。引导扶持餐饮住宿、休闲旅游、商贸业连锁式集团化发展。

(二)扩大投资消费,增强发展动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以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基本策略不会改变。榆阳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共同拉动。

1、强化投资拉动。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促转型”的意识,以项目集聚生产要素,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全力推进能源、城镇基础设施、农田水利、交通、民生工程、生态环境、重点产业等项目建设,强化项目推进机制,着力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加快实施引黄入榆工程步伐,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入园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煤煤炭、煤化工、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装备制造业等项目建设。立足全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对接国家、省、市投资方向,抓紧储备一批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形成强有力的投资拉动效益。同时,加强对在建和新开工项目的投资动态管理,严格实行项目退出机制,着力解决批而不建、批大建小、圈占土地和资源等突出问题。 “十二五”期间,安排实施重大产业项目215个,总投资2155亿元,力争完成投资921亿元。

2、扩大消费需求。健全有利于劳动者收入提高的长效机制,搞好社会收入分配,增强城乡居民收入预期,让劳动者分享发展成果,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打造消费平台,培养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增长,稳步释放消费潜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营销体系,扩大经营规模;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加快推进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向农村地区延伸;深入开展汽车下乡、家电下乡活动,拓展农村市场,形成以中心城镇为重点、一般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到2015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

3、扩大出口。积极实施出口带动战略,对羊绒、小杂粮、地方土特产、重要工业品(如碳酸二甲酯)等优势产品进行出口,着力提高对外贸易水平。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城乡资源整合,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南北差距,打破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结合、优势互补的长效机制,构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1、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形成城乡一体的就业登记制度和劳动力市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土地的适度集中,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多层次、广覆盖、可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均等化。加快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实现进城农民在教育、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2、统筹城乡基础建设。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科学规划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高城乡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共享水平。以破解瓶颈制约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以交通、水利、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完成榆乌路、榆补路、榆麻路、榆林至西沟一级公路,十八墩-金鸡滩、付鲍路、三鱼路二级公路和千安路三级公路改造任务等,建成麻黄梁铁路专用线和煤炭专用线,完成旧210国道至陕蒙界一级公路建设。到2015年,实现100%行政村通油路,形成以区乡公路为骨干,村级公路为基础的安全便捷的公路网络系统。水利方面,积极实施节水灌溉、安全饮水、水土保持、流域坝系、病险库坝除险加固等工程,加快引黄入榆水源工程勘测设计工作,启动麻黄粱工业园二期供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工农业用水紧张的矛盾。电力方面,根据产业园区布局、小城镇建设及新农村电气化需求,合理布局电网,新增110KV变电站10座,110KV主变容量712500KVA/19台,110KV线路151km,到2015年,全区境内110KV变电站将达到22座;规划新建改造镇川、金鸡滩镇10KV线路58km;规划新建改造200个行政村的到户10KV线路183km,全部实现新农村电气化。

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型小城镇建设要求,推进大村扩容、小村合并和“空心村”的整合利用,扶持重点集镇、中心村建设,引导各类要素向小城镇的有序流动,增强小城镇的集聚能力和居民承载力。根据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状况,合理安排重点城镇建设,突出抓好镇川、牛家梁、芹河、鱼河、小纪汗、麻黄梁、金鸡滩等12个重点镇。完善“一区六园一中心”功能,增加更素吸纳能力,提升城镇化水平。

4、抓好扶持南部山区工作。加快推开整乡推进开发式扶贫模式,集中力量扶持南部山区在扶贫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开发、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取得成效。加快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引导山区农民在沟道区打坝淤地,建设高产稳产田,发展马铃薯、优质小杂粮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在山区大面积种草,发展养殖业,形成舍饲圈养规模。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工程,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种养业技术培训,开拓更广领域劳动市场,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输出高素质劳力,提高农民劳务性收入。加快实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积极引导企业与南部山区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集中项目和资金,帮助农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优势资源。设立扶南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南部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开发。加快实施中心村镇战略,将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村民有序转移到中心村镇,腾出更多的土地空间,按照“政府养农民、农民养生态”的模式,大力度恢复山区自然植被,形成新的绿色生态屏障。

(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编制生态环保治理详规,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产、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继续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推进生态建设工程以林业、水保生态项目为载体,进一步搞好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大力推进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林业生态建设要重点抓好“一圈两基三园四产五区六路”工程。即:“一圈”,建设一个多树种混交的环榆林城区绿色生态圈;“两基”,营造樟子松和长梗扁桃两个百万亩造林示范基地;“三园”,建成生态功能较为完备的元大滩、昌汗界、大墩山三个森林生态公园;“四产”,发展壮大沙产业、杏产业、种苗产业和灌木饲料加工产业;“五区”,建成国家级公益林保护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区、矿区植被恢复区、榆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五十里沙臭柏自然保护区;“六路”,完善包茂、榆神、榆绥、榆佳4条高速公路和榆补、榆乌2条一级公路绿化。水保生态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发展。南部丘陵沟壑区:主要涉及清泉等8个乡镇99个行政村,规划综合治理面积337.54平方公里,完成基本农田1569.61公顷,水保林6155.03公顷,种草2109.41公顷,封禁治理7297.56公顷;北部风沙草滩区:完成涉及孟家湾等10个乡镇的136个行政村,规划封禁围栏67.9公里,新增补植天然草地3800公顷,人工草地6622.4公顷,加快百万亩沙棘产业基地建设。北部风沙草滩区以种植大果沙棘经济林为主,南部丘陵沟壑区以种植沙棘水保生态林为主,每年栽植15万亩,“十二五”期间营造75万亩,使全区沙棘面积达到100万亩。到2015年,全区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14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8%,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0.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147.2平方公里。

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加强节能工程、循环产业和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严把项目审批关,从源头控制污染源的产生,着力提高空气质量,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优化能源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加大区内河流污染治理力度,改善水体环境;加大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和流动污染源治理力度,确保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到“十二五”末,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下降。

3、加强水、土地、矿产资源的管理。顺应自然规律,调整治水思路,从单纯的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雨洪资源科学利用转变,从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向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转变。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从严控制地下水开采。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修编管理,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用途管制和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管理,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快国有灌区土地现状,完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实行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加强土地产权登记和土地资产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统一规划管理,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强化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开发。

4、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树立低碳、绿色的生产理念,坚持“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为核心,合理利用资源,建立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建设模式;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投融资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发展养殖与种植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生态养殖技术,科学施用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控制重要和敏感生态区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实施节水灌溉,发展无公害农业,推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实施废物集中处理,减少物流污染、旅游污染以及其他服务行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五)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

构建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立更具活力的经济体制。

1、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企业、医疗等各项改革,把深化改革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完成政府自身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促进公共领域的社会投资,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健全招标制、后评价制和代建制,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保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积极探索农村经济改革,增加新农村建设合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改善非公有制经济投融资环境,加大区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和组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信用担保机构,大力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投入资源综合利用型、资源节能型、服务型和外向型项目,提升和增强公有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

2、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要素市场,促进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市场竞争和要素自由流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政府市场监管职能,坚决打击制假贩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加强对交易标准、规则的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

3、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和实现创新转型发展要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作用,把“政府搭台”与“企业唱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共同推进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拓宽利用外资渠道,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引进现代服务业、新能源、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等项目。积极推进区域内外合作,以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主动加强与周边县区在工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区域发展协同效应。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增加居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努力提高全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1、增加居民收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和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惠农资金发放监管,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依托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项目开展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改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提高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2015年末,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000元和15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

2、扩大社会就业。鼓励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企业和中小企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创业环境,实施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及社会保险补贴等扶助措施,建立健全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创业促进体系;完善就业服务,统筹城乡就业,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网络;规范发展劳动就业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转岗能力、创业能力和再就业能力;加强劳动保护、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劳动执法监察,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重点做好被征地农村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和失业职工的就业服务工作。2015年末,全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达到10500人,培训农民工6.1万人(其中技能培训300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覆盖面和标准,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做好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加快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进一步搞好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做好经常性社会捐助和社会帮扶工作;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完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制度,构筑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郊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鼓励发展商业保险,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完善社会保障监管机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抓紧建立完善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十二五”期间,建成15万平方米廉租房、8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 1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和4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住房,解决近20000户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到2015年,全区社会保障率达82%,新农合参保率95%以上。

4、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标准体系、监管队伍体系、资金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体系、培训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全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6以下。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8以下,职业危害严重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七)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新榆阳

要科学编制体现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详规,对全区公共服务体系作出科学系统、全面合理的规划,促进公共服务体系的协调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与财政增长同步的民生投入新机制,每年拿出新增财力的20%用于下年度的民生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广电等社会事业,努力构建起学有好校、病有优医和农村“三通三室三覆盖”(村村通油路、数字信号电视、农网用电;建好农村文化活动室、医疗保健室、畜牧兽医室;全面覆盖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和救灾救济)的富裕、和谐、文明、进步的新榆阳。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实现省级教育强区为目标,着重从优先发展、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推进全区教育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巩固提高“两基”实施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受教育不平等和城区“上学难”的问题。积极实施农村撤点并校工作,鼓励农民向小城镇发展,向基础设施好、地理条件好的地方发展。加快标准化学校、规范化学校和特色学校创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农村完全小学控制在50所以内,教学点控制在30所以内,新增城区学校布点15个,形成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结构。高标准完成市一中迁建和市十一小、十二小等7所学校建设,均衡配备师资力量,公平分配学生,有效遏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现象。“十二五”末,“小班化”教育覆盖率达50%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在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8%。五年内建成省级标准化小学26所、规范化学校21所,建成省、市特色学校18所,省级示范农技校15所,省级教育强乡(镇)16个。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稳定普通高中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五年内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5%以上,到2015年全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3-5岁学前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入园率达到100%。加强公办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建成全省一流、能容纳300多残疾儿童上学的特殊教育学校,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完成职教中心扩建,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推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合。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不断提高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

2、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基本药物使用制度初步建立,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初步实现均等化,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0‰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十万分之三十五以内,住院分娩率达10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每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名,千人均病床数达到4.8张,全面完成地方病防治任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区人民医院、妇保院的迁址新建工程和星元医院扩建工程,力争两年内将区人民医院建成现代化高标准二级甲等医院。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5年累计完成投资5464万元,完成区级新农合和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 “安心”工程,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加快村级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落实聘用公共卫生员制度,逐年提高村级卫生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推进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卫生服务信息理平台,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建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城市居民建档率要达到 80%以上,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 60%以上;积极推进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实现新农合登记、缴费、审核、支付等业务的计算机网络处理。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大卫生人才的引进和招聘力度,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工作,到2012年,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2—3名医学本科毕业生和执业医师。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中西医、中西药并重,做好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工作。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卫生服务。认真抓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重点人群体检、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高龄老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证管理等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工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年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逐年增加区级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调整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简化住院审批手续,推行住院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和出院患者即时结报制度,提高农民受益水平。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聘任制。

3、全面繁荣文化事业以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和“书香榆林”为契机,推动榆阳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文艺培训服务中心,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全覆盖。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投入,扩大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覆盖面,全区信息网络和服务网点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明显增强。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确保村村都有“农家书屋”。继续深化和创建群众文化品牌,深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坚持文化下乡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对普查的13个大类253个项目实施全面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期工作。加快发展民间演艺团体、民间手工艺等各类文化产业,鼓励举办大型旅游文化演出和节庆活动,丰富演艺文化市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几个旅游精品景区,大力发展古城步行街、红石峡、镇北台、青云寺、古长城遗址等旅游项目。继续深化和创建群众文化品牌。深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打造全省社区文化活动品牌,推广普及舞蹈、音乐、美术、书法等大众文化;加强未成年人文化建设,发展老年文化事业。充分发挥广播频率、电视频道资源功能,全面提升“两台”服务水平。加快网络升级改造,提升网络质量,实施300个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继续加大数字微波升级改造工程投入力度,全面提高节目制播能力和质量,提高媒体资源管理水平和共享能力,新增30—50套节目,最终使传送节目达到90—110套;开展信息服务业务,开展各种信息点播,并设置专业的“榆阳农村信息频道”,24小时为农民传送各种信息。加强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全区各乡镇广播电视站达到一级站标准。

4、稳步推进民政事业。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国防建设支持体系、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和自然灾害应急体制以及体制顺畅、管理高效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政事业经费投入增长机制,将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合理预算安排医疗救助资金,有效解决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等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建成5所老年公寓,每所床位不少于200张;建成区级儿童福利院,床位不少于50张;提高孤残儿童救助标准,集中供养的孤残儿童每人每月生活费达到480元以上。根据城乡人口扩张和城郊乡镇社会管理需要,科学规划设立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将城郊居民全部纳入社区管理,实现农村社区的全覆盖。

5、积极推广科技利用积极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稳步提高大农业科技含量,科技服务向工业、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社会各领域延伸,科技综合实力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区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占到当年财政本级支出的2%以上。全面推广科技创新服务模式,以UNDP信息扶贫、“电子农务”和“星火科技12396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项目的实施为载体,建立更加多样化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到2015年,实现村村信息服务电子化。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每年评议登记科技成果5项以上,申请专利40件以上,年总产值超千万元的民营科技企业数达到5家,500万元以上的达到10家。

6、扎实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认真做好农村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干部职工、早婚早育等计划生育管理。“十二五”期间,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年均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以内,“十二五”末总人口控制在54万以内,性别比趋于正常,新生儿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出生人口素质有所提高,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进一步加大计生经费投入,加强计生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手术保险工作,努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7、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拓展体育产业投入渠道,建设高标准体育场馆。加快社会化体育健身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发展多层次、各类别的体育健身服务业,满足群众体育健身的各种需要。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建成榆阳区体育训练基地和体育场馆。积极参加省、市各项大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继续搞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立健全乡镇文体组织领导机构,推动农村体育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区体育人口达45%以上,年人均体育经费达1.2元以上。

8、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六五”普法,坚持不懈实施文明工程和“书香榆阳”建设,提高居民道德素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密切地联系各方面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和谐奋进的社会氛围。统筹推进统计、档案、价格、宗教、防灾减灾、国防动员、双创等其他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9、加强维稳和平安榆阳建设工作。严格落实信访维稳“一控制三下降”指标,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减少各类信访案件;加强科技强警,加大投资力度,搞好城区安全技防工程建设,实现城区单元楼宇、商业门店、居民住宅等安全技防全覆盖,车站、机场、广场、交通要道等公共场所安全技防全覆盖。大力开展平安家庭、平安小区、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力争在1—2年内达到市级平安县(区)标准,2—3年内达到省级平安县(区)标准,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第四部分 政策保障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用好用足中省市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执政,推进效能政府、服务政府、信用政府、阳光政府建设,打造规范、便捷、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强经济秩序的规范整顿,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强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凝聚人心的舆论环境和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竭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二)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根据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衔接的原则。重视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要做深做实专项规划,科学编制年度计划,切实成为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建立人才信息库,制定《榆阳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健全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体制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开设引才“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着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四)建立依法行政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减少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改革行政许可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健全完善依法行政考核制度,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五)搭建全方位社会平台

搭建投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搭建智力交流平台,建立新型的“智力机制”;搭建园区产业发展平台,加强园区建设力度,突出特色,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的规模和档次,使园区尽快成为引领全区经济跨越发展的火车头。

“十二五”规划是指导我区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实现“十二五”发展宏伟蓝图的根本保障。全区人民要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合力,依据规划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各自的实际,积极主动地参与规划的贯彻实施。坚持以民为本,创新转型,科学发展,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榆阳区“十二五”主要指标规划表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五”末实际

2009年

实际

“十一五”末实际

“十二五”

规划目标

“十二五”年均增长%

备注

一、生产总值

亿元

77.9

183.3

249

700

23

按现价计算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4.75

11.2

13.8

28

15.2

按现价计算

第二产业

亿元

26.9

92.3

137.2

357

21

按现价计算

第三产业

亿元

46.3

79.8

98

315

26.3

按现价计算

三次产业结构之比

%

6:35:59

6:50:44

5.5:55.1:39.4

4:51:45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44.9

47

50



城镇化率

%


42

43

52



二、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51.4]

154.7

[672.7]

[1000]

年均200亿元

[]为五年累计数

三、财政总收入

亿元

4.11

32.5

50.2

150

24.5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2.26

6.63

9.4

25

21.6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2.4

30.2

36.2

60

10.6


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517

15478

18868

40000

16.2


六、农民人均纯收入

2381

5321

6605

15000

17.8


七、人口自然增长率

5

4.77

6.08

6.9



八、农业生产








农业总产值

亿元

8.22

20.05

23.3

50

16.5


农作物播种面积

万亩

53.84

75.9

77.3

80

0.7


粮食总产量

亿斤

4

4.7

5.17

6

3


羊子饲养量

万只

154

189.9

195.5

200



生猪饲养量

万头

80

122.8

137

167



全区林木保存面积

万亩

450


480

500



人工种草保存面积

万亩

124.5


125

140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平方公里

2760


3470

4147.2



九、工业生产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41.9

146.8

220.6

590

21.7


其中:增加值

亿元

22.1

80.4

122.8

310

20.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其中:原煤

万吨

560

1931

2687

6000

17.4


煤制甲醇

万吨


64

73.6

240



煤制油

万吨




100



制盐

万吨


21

20.9

140



兰炭

万吨



36.6

500



发电量

亿度


21.46

21.36

45



水泥

万吨


14.8

2

300



焦油加工

万吨




50



多晶硅




5000



铝镁合金

万吨




60



天然气

亿立方米


45

48

70



十、社会民生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4

4.3

4.2



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万人



[1.05]

[1.05]


[]为五年累计数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

万人次




[30.5]


[]为五年累计数

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



77

82